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横山亮次奖 百年刊庆
 
最新录用  |  预出版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横山亮次奖  |  百年刊庆

ISSN 1000-0054
CN 11-2223/N
创刊于 1915 年 (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出版伦理
    » 获奖情况
    » 执行委员会
    » 特约编委
    » 编辑部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 稿件作图要求
    » 稿件模板
    » 文稿出版协议
    » 作者在线帮助
    » 系统使用常用问题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优秀评审意见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
    » 编辑办公
  期刊介绍
  期刊订阅
  交流合作
  联系我们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全选: 全部摘要 缩略图
基于多源传感的管道空间全位置焊枪位姿检测与控制  收藏
朱传辉, 王子豪, 朱志明, 张天一, 郭吉昌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5): 882-890.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24
Abstract  (1) HTML   PDF (9890KB) (64)
焊接过程智能化是提高长输油气管道现场铺设过程中管口对接外焊效率和接头合格率的有效途径。该文提出了基于多源传感的管道空间全位置焊枪位姿检测与控制算法。基于设计的组合激光结构光视觉传感与双轴倾角传感的多源传感器,提出了应用于管道空间全位置焊接的焊枪位姿检测和控制算法,实现了管道不同空间姿态下管段环形对接口任意位置处的焊接坡口尺寸、焊枪相对位姿及局部工件表面空间姿态的集成检测,构建了基于多源传感的五自由度管道智能化焊接系统,完成了焊枪位姿的智能化调控。试验结果表明,焊枪的姿态角反馈控制误差不超过0.8°,在管道全位置焊接过程中的焊枪横向位置跟踪偏差不超过0.25 mm,高度跟踪偏差不超过0.63 mm。该算法可以实现任意管道空间全位置焊接过程中焊枪位姿的准确调控,有效提高了管道外焊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并为焊接未知姿态曲面工件时焊枪的位姿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速度规划的多叶光栅直线电机能耗优化方法  收藏
穆小飞, 李炳燃, 郜乾桐, 叶佩青, 张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5): 891-900.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38
Abstract  (0) HTML   PDF (8931KB) (38)
多叶光栅是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核心部件,采用两相圆筒形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tubular linear motor,PMSTLM)作为驱动器时,电机能耗对部件运行性能有重要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速度规划的多叶光栅直线电机能耗优化方法。首先,针对运动学约束不能充分利用电机推力这一问题,引入动摩擦系数得到电机推力的力矩边界,基于该力矩边界提出改进指数型加减速速度规划(IESP);然后,引入加速距离、减速特性系数作为自变量,通过分析全行程能耗、电机行程中间位移段切换时间和加速距离、减速特性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能耗—切换时间速度规划优化模型,使用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能耗、切换时间的多目标优化,得到切换时间不变、全行程能耗相对较小的加减速规划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能耗优化方法相比梯形加减速规划(TSP),在同样切换时间内能耗降低了21.5%。该方法能够降低PMSTLM运行时的能耗,满足多叶光栅的正常使用要求。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考虑驾驶员差异的自动驾驶车辆换道规划方法  收藏
李浩然, 鲁云鹏, 许述财, 郑四发, 孙川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5): 948-958.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23
Abstract  (0) HTML   PDF (7166KB) (51)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在决策和规划层面较少考虑驾驶员之间的个体差异,这在实际道路交通中是一个显著的缺陷。该文针对常见的换道驾驶场景,提出了一种考虑驾驶员差异的自动驾驶车辆换道规划方法。首先,基于自然驾驶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样本检验方法分析了换道场景下不同驾驶员在各项关键变量指标上的差异,并提取出最能体现驾驶员个性化风格的特征指标。之后,根据换道场景的特性,构建了人工势场模型,并利用这些个性化指标对模型参数进行差异化标定。采用二次方程和线性平滑方法对原始路径点进行拟合与平滑,实现了个性化的换道路径规划。最后,鉴于不同驾驶员在车速控制上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五次多项式的换道车速规划策略。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规划方法能够生成满足驾驶员个性化需求的路径和车速,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旅游交通场景下出行即服务方案选择分析  收藏
孙轶琳, 谌淑杰, 黄佩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5): 959-96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42
Abstract  (0) HTML   PDF (4237KB) (40)
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是基于通信技术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城市交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综合出行信息支持。该文基于旅游出行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嵌套Logit模型,研究旅行者出行方式及MaaS方案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揭示影响因素与MaaS方案选择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并结合SHAP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机器学习模型解释方法,剖析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及其对MaaS方案选择的作用。结果表明,收入、职业、家庭生命周期、平日交通出行习惯、景点类型等显著影响旅行者对MaaS方案的选择,其中低收入群体、游览商业文娱和文化遗迹景点的旅行者更偏好含不限次公交或地铁的MaaS方案等,因此可以为特定群体个性化制定相关优惠措施,丰富MaaS在旅游交通中的相关实践。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提升多式联运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及旅游交通吸引力具有借鉴意义。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悬浮隧道最优系泊方式评估参数及方法  收藏
潘文博, 张蕊, 王恒, 解鸣晓, 阳志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5): 970-982.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2.045
Abstract  (0) HTML   PDF (7846KB) (33)
该文以锚索式悬浮隧道为研究对象,开展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物理模型试验,基于悬浮隧道系统运动响应和各缆绳系泊张力的时间历程,考察不同系泊方式的优劣性,进而确定悬浮隧道最优系泊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悬浮隧道系统运动量和系缆力的最大值,从运动量最大值和频谱面积、系缆力最大值及其分配均匀性、波列作用时缆绳松弛次数3个因素综合考察悬浮隧道系泊方式优劣性更加全面、严谨;“两两平行交叉的4根斜向缆绳”系泊方式下,悬浮隧道管体纵荡、垂荡和纵摇3个运动分量固有周期均显著小于“斜缆+垂缆”方式,能够更好地避免与波浪频率共振,保证系统安全;两两平行交叉的4根斜向缆绳系泊方式下,悬浮隧道系统运动量和系缆力最大值、频谱面积(0阶矩)均显著小于斜缆+垂缆的约束结果,且缆绳受力均匀性以及缆绳处于或接近松弛状态的次数也显著优于斜缆+垂缆约束方式的结果。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青铜法Nb3Sn导线热处理后尺寸变化分析和测量  收藏
黄伟灿, 蒋晓华, 柴国林, 李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5): 983-991.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26
Abstract  (0) HTML   PDF (5128KB) (29)
青铜法Nb3Sn导线热处理后的尺寸膨胀对高场强超导磁体,特别是14 T及以上的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磁体的设计和制作提出了挑战。针对一个14 T动物MRI磁体,为获得其中NbTi-CuNi加强型青铜法Nb3Sn导线热处理后的尺寸变化规律,该文根据NbTi-CuNi加强型青铜法Nb3Sn导线在热处理升降温阶段的膨胀率差异,计算了其热处理后的长度变化率,并基于热处理过程中Nb3Sn导线相变膨胀的机理,预测了其热处理后的导线横截面积变化范围。计算了结果表明,热处理后Nb3Sn导线的长度变化率为0.5%,横截面积变化范围为0~4.7%。设计并制作了测量Nb3Sn单层螺线管线圈周长变化率的实验装置,测量了使用NbTi-CuNi加强型青铜法Nb3Sn导线绕制的单层螺线管线圈和直导线在热处理后的尺寸变化率。测量结果表明,单层线圈和直导线热处理后的长度变化率分别为0.55%和0.52%,导线的横截面积变化率分别为1.98%和2.22%。平均之后得到NbTi-CuNi加强型青铜法Nb3Sn导线热处理后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变化率,并据此讨论了14 T动物MRI磁体中Nb3Sn线圈热处理后尺寸膨胀对磁体电磁性能的影响。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住宅多区域动态自然通风换气量的仿真研究  收藏
简毅文, 盖鑫, 樊春苗, 刘书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5): 992-99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30
Abstract  (0) HTML   PDF (6190KB) (39)
建立高效准确的自然通风换气量的仿真计算方法是开展住宅自然通风研究的关键。然而,住宅的自然通风呈现强随机性、高动态性和多区域性的特点,增加了获取住宅自然通风换气状况的难度。该文建立了一种住宅多区域动态自然通风换气量的仿真计算方法,以人体释放CO2作为示踪气体,基于各态遍历的思路和空气质量守恒原则,建立多区域空气流动模型,对每个区域的CO2瞬态质量守恒方程实施Kalman滤波法,进而判断获取各时刻的空气流动模型和自然通风换气量。通过在可控风量和气流方向的实验环境中的实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对住宅多区域动态自然通风换气量预测的可靠性;针对实际住宅计算了多区域动态自然通风换气量,评价了该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适用性。该研究将有助于住宅室内环境的准确预测和室内环境健康状况的合理评价。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YOLO v5算法的小鼠头部位置和姿态监测系统设计  收藏
王魁, 周湘堡, 周天浩, 李华君, 邱宇航, 魏清阳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5): 1000-1008.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03
Abstract  (0) HTML   PDF (5652KB) (61)
针对清醒无约束的小鼠在核医学成像时头部运动造成伪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YOLO v5算法的运动追踪系统来实时监测小鼠头部的位置和姿态。该系统使用YOLO v5算法对小鼠头部特征点进行识别与定位,以获取每个特征点的像素坐标。通过视差效应对双目相机所获得的像素坐标进行三维重建,以求解特征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利用小鼠头部特征点的对称性来计算头部的Euler角,并使用帧间位姿差分法计算相邻两帧图像小鼠头部位姿变化的平移和旋转参数。为了验证该运动追踪系统的性能,将小鼠假体静止放置并检测其头部位置和姿态角的变化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的小鼠假体头部在XYZ轴上的平移参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0.19、0.03 mm,旋转参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8°、0.34°、2.03°。所设计的系统能在核医学成像时较为精确地追踪小鼠头部位姿变化,可用于运动伪影矫正并提高核医学图像质量。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旋量理论的Delta并联机器人误差分析  收藏
商德勇, 潘崭, 索双富, 张帆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7): 1336-1346.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7.016
Abstract  (0) HTML   PDF (4783KB) (13)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误差模型的准确性对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至关重要。该文针对Delta并联机器人现有误差建模方法存在奇异性及完整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旋量理论结合局部POE (product of exponentials)公式,建立了Delta机器人的误差分析模型,将误差源细分为结构误差、驱动角度误差以及球面副间隙误差三大类,深入分析了各类误差对机器人末端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选取主动臂长400 mm,从动臂长950 mm的Delta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当误差源大小均为0.100个单位(长度单位为mm;角度单位为(°))时,驱动角度误差对Delta并联机器人末端定位精度影响最为显著,其引起的综合误差可达1.500~2.000 mm;球面副间隙误差引起的机器人综合误差为0.340 mm;由结构误差引起的综合误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值在0.100 mm左右波动,波动范围约为0.010 mm,可约等于定值。综合分析得到,主动臂与从动臂的长度误差对末端定位精度影响更为突出,其引起的误差波动明显大于其他误差。基于旋量理论的误差分析模型较传统的误差建模方法能够更直观且全面地分析主要影响误差源,避免了奇异性问题,可为Delta机器人或其他并联机构误差建模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消防救援飞地概念及识别方法  收藏
刘顶立, 雷晓, 袁狄平, 吴恙龙, 徐志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09-1018.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17
Abstract  (0) HTML   PDF (16098KB) (123)
科学高效地配置和调度消防救援资源是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现有研究较少考虑实时路况对救援车辆行驶路线选择及行驶时间的影响,且忽视了消防救援可覆盖范围的非连续分布特征。该研究发现了消防救援可覆盖范围非连续分布而导致的“救援飞地”现象,并将其定义为“不与消防站直接毗连但依然在该消防站有效救援范围内的片区”,进而开发了基于实时路况的精准识别救援飞地及其面积的算法。为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以CS-XX城市消防站为例,抓取了3 818个兴趣点作为救援需求点,并设置了49个评估时刻,获取了187 082条有效数据,进而计算出CS-XX消防站的实际可覆盖面积和救援飞地面积。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可有效识别救援飞地: CS-XX消防站的可覆盖面积受交通路况影响,范围在1.83~4.57 km2之间;该站可通过临近的过河桥梁覆盖对岸的部分区域,形成了救援飞地;救援飞地位置超出了传统面积确定法的7.00 km2圆形区域范围,且其面积最大时可达到CS-XX消防站可覆盖面积的27.53%。建议将救援飞地作为消防救援责任辖区,进而提高既有消防救援资源的利用效率。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三轴运动数据的救援人员运动状态识别方法  收藏
陈长坤, 鲍益朋, 张健, 余荣付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19-1026.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18
Abstract  (0) HTML   PDF (7555KB) (62)
为监测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异常,该文研究了基于三轴运动数据的救援人员运动状态识别方法,旨在提高救援行动中人员安全的监控效率。通过MPU6050传感器收集救援人员腿部和腰部三轴加速度和陀螺仪数据,分析了静止、原地作业、行走、奔跑4种运动状态下的测试数据,并采用时域特征分析方法对救援人员的运动状态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状态具有不同的加速度波动性;利用标准差作为衡量加速度波动性的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腰部和腿部加速度标准差之和的分类方法,以区分不同的运动状态。识别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监测并准确判别救援人员的运动状态。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多Agent模型的应急指挥对地震应急救援的影响仿真研究  收藏
郭翔, 胡伟彪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27-103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4
Abstract  (0) HTML   PDF (11758KB) (75)
为探讨应急指挥在地震救援中的关键作用,提升地震应急救援中的指挥效能,基于积石山6.2级地震事件,构建多Agent应急救援指挥仿真模型,将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中的主体抽象为现场总指挥Agent、现场保障指挥Agent、应急救援力量Agent和受灾Agent,并定义各类Agent的行为模式和交互规则。通过NetLogo进行仿真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应急指挥对应急救援有显著影响,现场总指挥Agent和现场保障指挥Agent在灾情信息汇总分析及资源调度的及时性方面对救援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应急救援力量Agent的高效协同及受灾信息的准确反馈是保证救援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稀缺情景下,提高现场保障指挥Agent的协调能力可有效改善资源分配问题;在信息不完整或反馈滞后的情况下,提升现场保障指挥Agent的任务优先级管理和资源调度能力有助于减少决策延误、提高救援效率。该文为地震应急救援中的多Agent建模及指挥策略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强化个体调节”双重机制影响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负面情绪传播模型  收藏
王甜甜, 刘铁忠, 李聪聪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40-104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13
Abstract  (0) HTML   PDF (4982KB) (38)
将人类行为的社会属性作为独立机制融入负面情绪传播动力学分析框架中,能够更好地揭示社交网络中负面情绪的扩散过程,为制定有效的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从外驱和内生两个维度,探讨了社交网络中负面情绪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染病传播的特点,特别是社会强化与个体调节机制的作用。通过构建融合“社会强化-个体调节”双重影响的负面情绪异质传播阈值模型,并结合仿真实验与实证分析,系统阐明了双重机制对负面情绪传播动力学的关键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降低社会强化强度,有助于显著抑制负面情绪的大规模扩散。该文建议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破除负面情绪传播链条,强化媒体责任减少对负面情绪的过度渲染,推广情绪教育、心理健康宣传、支持性社交网络建设以及在线情绪调节工具全面提升网民的情绪管理能力,为社交网络负面情绪传播的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支撑。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多重网络下风险与信息耦合传播的供应链韧性分析  收藏
周佳美, 吕伟, 汪京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50-105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15
Abstract  (0) HTML   PDF (5636KB) (54)
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供应链系统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引发连锁反应,如何刻画其风险传播特征并提升系统韧性成为关键问题。该文提出了耦合风险与信息传播的双层网络模型:风险传播层模拟企业间的风险传播情况,信息传播层刻画风险预警信息的传播机制。通过微观Markov链(MMC)方法分析风险传播过程,并推导风险传播阈值,揭示了网络拓扑结构及企业个体的风险应对能力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了多维度韧性评估体系,分析不同网络结构与信息传播速率对供应链适应性和恢复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调整供应链网络结构有助于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对风险的认知与应对策略可有效提升供应链的韧性,抑制风险传播;蓄意攻击节点度大的枢纽节点对网络系统造成的破坏最大。该研究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可为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和优化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碳-凯夫拉纤维层内混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  收藏
李星, 吴昊, 袁梦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60-106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16
Abstract  (0) HTML   PDF (25968KB) (42)
为了研究织物结构对碳-凯夫拉纤维层内混杂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利用落锤冲击试验比较了不同织物结构碳-凯夫拉纤维层内混杂复合材料在低速冲击下的响应,分析了各试件响应过程、能量吸收以及宏观损伤。结果表明:低速冲击下平纹经碳纬凯夫拉(P-CC/KK)结构的峰值载荷最高,斜纹经碳纬凯夫拉(T-CC/KK)结构的挠度最大;纤维层内混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比纯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幅提高,经碳纬凯夫拉(CC/KK)结构抗冲击性能优于碳-凯夫拉交替(CK/CK)结构,平纹结构优于斜纹结构。建立了碳-凯夫拉纤维层内混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冲击载荷下复合材料的面内损伤。相比于纯碳纤维复合材料,碳-凯夫拉纤维层内混杂复合材料在抗低速冲击方面表现优异,织物结构对碳-凯夫拉纤维层内混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视野遮挡下安全巡逻员数量对事故征兆发现效率的影响  收藏
赵冬月, 彭璇, 胡善凝, 朱智芳, 刘梦妮, 任师华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70-1078.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3
Abstract  (0) HTML   PDF (5997KB) (26)
为优化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巡逻员数量配置,提高事故征兆发现效率并增加疏散时间,通过分析视野遮挡原理,构建了安全巡逻员视野模型;考虑房间尺寸、人群规模等因素,通过模拟仿真研究了巡逻员数量对事故征兆发现效率的影响,并揭示其深层原因。结果表明:构建的视野模型可根据巡逻员行进方向一定范围内人群规模,实时计算视野面积,动态调整视野范围;增加巡逻员人数可显著缩短事故征兆发现时间,但随着巡逻员人数增加,时间缩短效果逐渐减弱,呈现负幂次递减规律;随着巡逻员人数增加,视野平均覆盖率的饱和时间逐渐缩短并趋于稳定,新增巡逻员的边际贡献减小,事故征兆发现时间的缩短效果因此受限。该研究可为提高事故早期发现率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韧性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网应急预案领域本体模型构建及应用  收藏
栗婧, 方琦钰, 关城, 张志珍, 李晓, 解学才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79-108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1
Abstract  (0) HTML   PDF (17601KB) (47)
为应对当前电网应急预案在海量数据查询和现场指导能力上的局限性,并推动应急预案的数字化建设,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网应急预案领域本体模型构建方法。基于多伦多虚拟企业(TOVE)法和骨架法对传统的七步本体构建法进行细化;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全面实现了本体模型的目标确定及构建流程;运用Protégé工具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实例验证;将该领域本体模型应用于应急预案的语义网络研究中。实证结果表明:该本体模型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与决策效率,还能有效增强电网应急预案知识的表达能力与数字化建设水平。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双极化SAR数据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域风场智能反演  收藏
闫秋双, 范陈清, 赵欣彤, 张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090-1101.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9
Abstract  (0) HTML   PDF (10770KB) (22)
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频发,获取该海域台风大范围、高分辨风场信息可为中国近海防灾减灾提供支持。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大范围台风风场精细探测的手段。深度学习技术已应用于星载SAR风场反演,但相关研究仍比较初步,很少涉及台风海况,且基本未挖掘极化图像的优势。该文利用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域Sentinel-1 VV/VH双极化SAR数据,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风场为参考,建立了融合高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核选择网络深度学习海面风场反演模型。通过评估分析发现,VV和VH双极化输入下的模型精度显著高于VV或VH单极化输入下的模型精度。双极化模型反演风速的均方根误差(RMSE)约为1.49 m·s-1,反演风向的RMSE约为19.03°。该模型充分挖掘了双极化SAR图像的空间纹理特征,直接实现了高精度SAR数据的风向提取,在风速提取时不依赖外部风向输入,且解决了单极化数据在高风速或低风速反演中受限的问题。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生物对褐煤微晶结构及氧化特性的影响  收藏
易欣, 强金波, 郭行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102-1111.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5
Abstract  (0) HTML   PDF (4365KB) (25)
微生物对煤自燃的阻化抑制是有效降低矿井煤氧化速率、延缓自然发火的绿色途径。该文采用X射线衍射实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实验以及热重实验,从微观结构和宏观氧化特性分析了微生物对煤自燃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对煤的微晶结构有序化和石墨化有促进作用,减少了煤中分子官能团数量,破坏了脂肪烃和含氧官能团结构;处理煤样的平均微晶直径和有效堆砌芳香片层数分别降低了32.04%和27.22%,脂肪烃峰总面积下降55.80%;处理煤样的特征温度点均向较高温度区移动,其中以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以及燃尽温度升幅最为显著,偏移温度分别为67.87℃和138.67℃。该研究为今后通过微生物作用抑制煤自燃提供了依据。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稠油火驱井套管损伤机理及失效区间确定  收藏
刘添琪, 武胜男, 张来斌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112-111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7
Abstract  (0) HTML   PDF (7899KB) (21)
为明确稠油火驱井底高温环境对套管损伤的影响,基于传热学和材料力学原理,构建了套管-水泥环-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井底套管在500~650℃燃烧条件下的温度场及等效应力分布特征。对火驱井使用的套管材料进行了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力学性能,确定了高温下的许用应力范围,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温度下的断口形貌,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套管材料失效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500℃时,套管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显著下降,拉伸断口呈现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伴随严重的高温氧化现象。采用Von Mises屈服准则作为套管失效判据,对比数值模拟获得的等效应力与高温拉伸试验确定的许用应力,识别了存在变形失效风险的套管段。储油岩层套管段在高温作用下因热膨胀受顶部与底部约束,导致轴向受压,发生明显的轴向压缩变形;而普通岩层套管段受地层应力影响,发生了明显的颈缩现象。套管的等效应力分布与温度场呈正相关,井底温度越高,套管的失效风险区间越大,但失效位置始终未超越点火井段。套管损伤的主要机制是热应力引起的轴向压缩变形,特别是在储油岩层段,套管更易因受限膨胀产生局部变形而发生失效。该研究为火驱井套管设计与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Fluent UDF的木块引燃模拟方法  收藏
陈凡宝, 朱国庆, 孔得朋, Rajnish SHARMA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120-1127.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2
Abstract  (0) HTML   PDF (2895KB) (23)
精确的木材引燃模拟方法在建筑及森林消防安全领域具有应用潜力。该研究基于Fluent模拟环境及小尺寸柱状木块在正庚烷火源下的引燃实验结果,提出了基于Fluent UDF的木块引燃模拟方法。通过木块引燃实验揭示了引燃过程的3个阶段,并建立了炭化层内部生物质转化率分布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和转化率分布模型对木块引燃过程进行模拟复现,木块热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模拟方法有效。该研究可为火蔓延模拟研究提供Fluent模拟环境下的方法参考。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两层三跨钢框架结构火灾倒塌试验研究  收藏
侯婧, 蒋亚强, 楼国彪, 钟波, 戚洪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128-1136.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6
Abstract  (0) HTML   PDF (19101KB) (24)
为研究真实火灾场景下钢框架结构的倒塌演化特征,对一个两层三跨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底层房间受火试验,实时获取了火场温度场、关键构件温度及结构三维位移响应数据,并观测了钢框架结构受火至倒塌全过程的试验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门洞导致的通风效应使中间房间上部烟气温度在受火15 min内达到800℃,并形成显著的温度梯度;受火楼板与钢梁在受火36 min时最大竖向位移为120 mm,薄膜效应的存在使其保持了一定的承载能力;试验框架在受火82 min后发生整体倒塌,倒塌时框架最高温度约为900℃。钢框架结构整个火灾倒塌过程呈现3阶段特征:初始阶段(受火0~45 min),内部钢柱因轴向荷载和快速升温(12℃/min)产生屈曲;扩展阶段(受火45~68 min),荷载重分布导致相邻柱轴向力骤增;最终阶段(受火68~82 min),钢框架呈内跨下沉式倒塌。该试验验证了钢柱失效是冗余框架结构火灾倒塌的主控因素,揭示了基于构件失效顺序的倒塌特征。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压细水雾扑灭室内液体燃料火灾的有效性  收藏
张长洋, 叶雨熹, 翟旭, 马翰超, 赵金龙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137-1144.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0
Abstract  (0) HTML   PDF (8022KB) (22)
为验证高压细水雾扑灭有限空间液体燃料火灾的有效性,以变压器油池火和汽油池火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搭建了有限空间细水雾灭火实验平台,研究不同流量细水雾对变压器油池火及汽油池火的灭火效果,分析细水雾雾通量、羽流温度、油品温度和壁面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下,细水雾对变压器油池火的灭火效果明显优于对汽油池火的灭火效果。细水雾灭火效果与细水雾流量密切相关。对于变压器油池火,随细水雾流量增加,灭火时间明显缩短。对于汽油池火,尽管细水雾均无法有效扑灭汽油燃烧,但大流量细水雾抑制燃烧效果更加显著。细水雾能够持续冷却油品和壁面,冷却效率与雾通量呈正相关。该研究可为有限空间内重点区域的防火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边沿供电加热条件下液电管缆输送泡沫灭火剂的温升  收藏
姚一娜, 李源慧, 王志敏, 侯乐乐, 李聪, 周睿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145-1152.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14
Abstract  (0) HTML   PDF (6146KB) (22)
针对超高层建筑灭火作战场景及消防系留无人机平台的轻量化需求,为完善液电管缆一体化集成设计,探究了外沿通电电缆发热对供液管内泡沫灭火剂温升的影响,基于流体体积(VOF)模型对泡沫灭火剂在管缆中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输送流量(100~400 L/min)和不同电缆载流量(420~600 A)对灭火剂流动与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灭火剂在管缆中流动时,温度沿管缆轴向从内向外逐渐升高;泡沫灭火剂的温升与输送流量呈现负线性关系,输送流量为100 L/min时泡沫灭火剂在管缆出口处温升最高,可达约15℃;灭火剂温升与电缆载流量呈现正线性关系,载流量为600 A时泡沫灭火剂在出口处温升最高,约为11℃。该研究可以为后续液电管缆中泡沫灭火剂温升实验提供参考。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光流的火焰羽流纹影测速算法  收藏
杨慎林, 赵磊, 王赫卿, 李满厚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153-1160.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19
Abstract  (0) HTML   PDF (8453KB) (25)
在火焰羽流速度测量上,传统的测量方法依托Pitot管、感烟探针、热线风速仪等流场侵入式测量手段,难以呈现整个羽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未受干扰的流动状态。为了观测到火焰羽流,该文借助纹影对火焰羽流进行可视化。结合Navier-Stokes动量方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流场的优化光流测速算法。该算法在火焰羽流纹影图像上的测试结果比基本光流算法展现出更加平滑的光流场和更加均匀的涡度场,在求解的过程中前几次迭代收敛速度更快,最终获得的光流场精度更高。在火焰羽流测速实验中,相比于基本光流算法,该算法展现出更强的鲁棒性,计算结果更接近Heskestad预测模型,对火焰羽流速度的测量更加稳定和准确。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插层改性水滑石对膨胀型防火涂料耐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收藏
鲁宁, 杨锦明, 谢文轩, 黄有波, 高正源, 胡洁, 杨阳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6): 1161-1172.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2.028
Abstract  (0) HTML   PDF (13802KB) (21)
为了研究水滑石及插层改性水滑石对膨胀型防火涂料耐紫外线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制备了对照样件(#0)以及添加不同比例水滑石或插层水滑石的膨胀型防火涂料涂覆样件各5组,进行了不同时长的紫外线照射,并利用锥形量热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各样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0组的对照样件,水滑石组和插层水滑石组样件的防火性能和耐紫外线性能显著提高,插层水滑石组比水滑石组样件的性能提升幅度更大;当插层改性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为2.7%时,涂料具有最佳的阻燃性能。对插层改性水滑石的阻燃机理分析发现,镁铝水滑石与膨胀型防火体系相结合,构建了一种互穿网络结构,在其层间插入有机阴离子(UV-326)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镁铝水滑石分解后产生的碱性多孔复合氧化物与聚磷酸铵以及涂料的炭化产物结合形成保护层,可有效阻隔热量和氧气的侵入,起到增强阻燃的作用。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收藏
林鹏, 尹剑奇, 向云飞, 李超毅, 夏勇, 许后磊, 毛华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7): 1173-1184.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6.022
Abstract  (0) HTML   PDF (12963KB) (68)
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开发面临环境复杂、工程集群化、数据样本少和建设风险高等挑战,该文旨在建立适用于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以更好地预测和管理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该文基于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智能建造阶段的特点,确立了建设生命周期的评价范围、碳排放要素和智能建造活动碳排放清单。通过分析现场监测数据,提出了海拔调整系数,并结合离散事件模拟方法,构建了高海拔区智能建造生命周期静态-动态耦合碳排放计算模型。该文将模型应用于某一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建造活动,对其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预测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生产和施工机械是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建造的主要碳排放源,原材料的绿色生产和施工机械的电气化改造等手段能显著降低碳排放。该文提出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研究结果为高海拔地区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碳排放管理策略,可为雅鲁藏布江下游和澜沧江上游等梯级水电工程的绿色开发和智能建造提供参考。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IDM的装配式建筑尺寸管理流程  收藏
黄杰, 张弘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7): 1185-1196.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6.025
Abstract  (0) HTML   PDF (10516KB) (21)
尺寸管理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制造业相比,目前建筑业在该方面的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传统建筑业依赖公差规范和合规性测量的尺寸管理方法被动且低效,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快速装配的需求,进而影响装配质量和效率。该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开发中的信息交付手册(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IDM)标准,通过调研和分析装配式建筑尺寸管理现状机制及缺陷,结合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建造流程提出了尺寸管理改进方法,并制定了装配式建筑尺寸管理流程图,规定了各专业间的信息交换流程和内容。该文研究结果可为装配式建筑从项目设计至竣工实现主动式尺寸管理提供参考。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CIM分级分类语义网构建  收藏
徐照, 官文鑫, 张赣, 方卓祯, 蔡伟浪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7): 1197-1208.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6.033
Abstract  (0) HTML   PDF (23705KB) (23)
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CIM)是一种新型城市信息综合体,通过数字化表达城市对象指导构建城市有机体,但CIM现有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存在语义规范不足和缺少统一框架等问题。为构建CIM标准语义体系并促进其发展,该文首先提出基于线分类法和多方标准的CIM分级分类语义树,并通过鲁棒优化的双向编码器表征预训练方法(robustly optimized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pretraining approach,RoBERTa)模型和聚类算法优化该语义树;其次,提出基于本体论的城市信息模型本体(CIM ontology,CIMO),使其能够进行计算机处理,并阐述了CIMO与多源异构数据的映射关系;再次,通过CIMO进行语义分析并构建知识图谱,提出以编码的方式进行管理分析;最后,通过模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以精确完成语义关系分析和层级数据治理,并实现数据集成。该文所提CIM语义网可为各方提供统一的标准,指导项目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CIM语义体系及其应用发展。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自动化安装方法  收藏
刘晨昱, 吴京, 顾云凡, 谢鲁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5 (7): 1209-1220.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5.26.028
Abstract  (0) HTML   PDF (24237KB) (14)
预制构件精确就位问题是影响装配式结构安装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关键。为了解决传统安装方法中严重依赖人工调节吊起构件位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机器人辅助就位系统。吊车将构件运至设计位置附近后,通过2台机器人协同工作控制构件在水平面的位置和方向,实现构件的自动化安装。该文首先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对机器人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和受力状态进行运动仿真;其次,依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机器人代替人工调整构件位置的可行性和有效降低机器人末端负载的设想,缩短了该类型机器人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最后,借助实验室搭建的机器人辅助构件精准就位平台,设计了将一块预制板安装到预定区域的任务,并开展了多次安装测试,全部试验的安装位置偏差均小于中国装配式建筑质量验收标准限值。仿真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文所提机器人辅助安装方法可提高构件安装精度和节省人力,研究结果可为自动化安装方法在实际施工现场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