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感叹句语调起伏度
哈妮克孜·伊拉洪 1 , 古力米热·依玛木 2 , 玛依努尔·阿吾力提甫 3 , 姑丽加玛丽·麦麦提艾力 4 ,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1     
1. 新疆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2.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4;
3. 新疆师范大学 图书馆, 乌鲁木齐 830054;
4. 新疆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该文利用COOL EDIT PRO2.0和PRAAT等语音分析软件,采用起伏度的计算方法,对4位维吾尔族发音人的感叹句语料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语句调域和调群调域的音高表现。结果表明:维吾尔语感叹句的语句调域从句首到句末有明显台阶式下降特点,但句末会出现略上升现象,成为了维吾尔语感叹句语调音高表现的特征。
关键词维吾尔语    标准语    感叹句    语调格局    
Undulating scale of intonations of exclamatory Uyghur sentences
Hankiz Yilahun1, Gulmire Imam2, Maynur Ablitip3, Guljamal Mamateli4, Askar Hamdulla1     
1.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2. School of Literatur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
3.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Urumqi 830054, China;
4.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
Abstract: The speech of four Uyghur speaker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age and other information were tagged and segmented using the COOL EDIT PRO2.0 and PRAAT software.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itch variations in the statement transfer domain and tone group transfer doma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ne contours of exclamatory sentences always step down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statement. Moreover, there is a slightly rising pitch at the end of the exclamatory statement as an obvious feature of exclamatory statements in the Uyghur language.
Key words: Uyghur     standard speech     exclamatory sentence     intonation pattern    

语调(intonation)是朗读或说话的高低轻重快慢等腔调,属于语言学中超音段音系学的研究范畴。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指出:“咱们说话时往往不能纯粹地陈述一件事情;在大多数情形之下,每一句话总有带一点情绪。这种情绪,有时候用语调表示最合理。”[1]在人际交流中只从语义方面去理解语调是不全面的。因为语言的作用是用不同语调传达说话人不同的意图。如果受话人能正确分析语调,就能轻松地理解说话人的目的。语调的高低升降、轻重快慢所形成的模式可以说是多样的,因此较难对语调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描述。在语音学中,语调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曾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语调进行过研究。文[2]认为疑问语调格式由渐落的高音线和上敛的低音线的有机结合而形成。文[3]认为疑问句的平均音高总是高于陈述句的。

本文根据维吾尔语的语言特点在感叹句的语调研究中参考一些其他语言的有效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了音高起伏度的初步分析。

1 实验分析 1.1 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选择甲、乙、丙、丁4位发音人,其中:甲、乙是新疆乌鲁木齐(属于北疆)户籍的研一和研二学生;丙、丁是新疆喀什(属于南疆)户籍的大二和大三学生;甲、丙为男生,乙、丁为女生。在新疆大学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专业录音室录音。录音软件利用COOL EDIT,语音分析使用PRAAT工具,绘图使用Microsoft Excel。每位发音人都以自然平稳的语速连续3次朗读了每个实验句,没有特别强调带有情感色彩和地方方言。

本文选择4个典型的维吾尔语感叹句子来对语调的音高进行了实验分析(以下都称为实验句):

1) Dölitiηiz ziyadə bolsun!

  (祝你财源滚滚!)

2) Səpiriηiz köηvllvk bolsun!

  (祝你一路顺风!)

3) Turmixiηiz bayaxat bolsun!

  (祝你生活富足!)

4) Kvnliriηiz hatirjəm ötsun!

  (祝你生活美满!)

本文句法分析时根据韵律特征把这4个实验句分成了3个调群,分别是句首调群、句中调群和句末调群,每个调群以右斜杠隔开。分解原理是每个实验句的前4个音节称为句首调群,中间3个音节为句中调群,后2个音节为句末调群,如下所示:

1) Dölitiηiz /ziyadə/bolsun!

2) Səpiriηiz /köηvllvk /bolsun!

3) Turmixiηiz /bayaxat /bolsun!

4) Kvnliriηiz /hatirjəm /ötsun!

1.2 研究方法

1) 对实验语句的每一个音节按其基频段的长度分9份取10个点(句首-句中-句末),之后此音高数据来描写这个音节的音高特征。这样,可以比较音高曲线的整体变化趋势及每个调群音高曲线的部分变化趋势。2)每个发音人的全句调域以百分比数值得到、然后对整体和各调群调域的起伏度数值进行音高相对化的归一化算法。

本文采用文[4]对起伏度算法的表述,下文中结合调域分析再加说明。使用Excel完成全部计算,并做出统计图表。脚本中从Hz到半音(St)的转换公式为

${\rm{St = 12}} \times {\rm{lg}}\left( {f/64} \right)/{\rm{lg}}2.$ (1)

其中: f表示需要转换的频率Hz数,64是参考频率Hz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语句调域相对化

本文计算每位发音人的调域时,先对他们的发音样本取平均,因为每个实验句都是9个音节,每个音节取10个音高共能得到90个平均值。最大音高点是该发音人全句调域上线,最小音高点是全句调域的下线,最终得到语句调域,表 1统计的是根据这些方法统计的每位发音人感叹句的全句调域,以半音为单位。

表 1 感叹句的语句调域数据表
发音人 最大音高点 最小音高点 语句调域
16.9 4.2 12.7
27.2 17.4 9.8
17.4 7.9 9.5
30.6 19.6 11

表 1来看,甲和丙2位发音人的最大音高点远小于乙和丁的最大音高点。此结果与“女性发音时的声音F0曲线远远高于男性发音时的F0曲线”[5]相吻合。

之后根据表 1统计的数据可画出不同发音人的音高变化趋势,如图 1所示。

图 1 (网络版彩图)维吾尔语感叹句的语句调域图

图 1中句首调群上线可视为是全句调域的上线(除了丁),句末调群下线可视为全句调域的下线。图 1非常明显地显示各个调群调域的弯折趋势,除了丁以外其他发音人的句首调群上线均高于句中调群上线,句中调群上线均高于句末调群上线;这是由于不同分类感叹句的语调特点有关,其中积极情绪的感叹句的特点是高句调,宽调域,整个语句语速较快,音量加强,句尾下降或先降后升等;消极情绪的感叹句特点是调阶较低,用最低句调,调域窄,全句音节被拉长,语速缓慢,音量减弱,句尾稍平或拖长下降[6-8]。本实验用的感叹句是积极情绪的感叹句。

作为对比又画出了相应的调群调域图,如图 2所示。其中每个调群测量点音高最大值代表该调群调域的上线,而音高最小值代表该调群调域的下线,取音高上下线的平均值为音高中线。

图 2 维吾尔语感叹句调群调域图(半音)

图 2可以看出4位发音人3个调群调域呈现一定的规律,即句首到句末总体上是台阶式下降的趋势,但是个别还存在一些小差距完全不符合以上规律。例如,乙的句末调群上线高于句中调群上线,丁的句中调群上线高于句首调群上线。这种小误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男性和女性朗读感叹句时把重音放在不同的位置和一些语速的不同所产生的。文[9]前期已对维吾尔语陈述句的起伏度做过研究并使用语调归一化算法来分析了陈述句的语句调语。针对感叹句,本文也采用此方法按照百分比数据做出相对化的语句调域图,可以过滤发音高低和调域宽窄方面的差异,使不同发音人的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计算方法如下:

${K_{\rm{i}}} = \left( {{G_{\rm{i}}} - {S_{{\rm{min}}}}} \right)/\left( {{S_{{\rm{max}}}} - {S_{{\rm{min}}}}} \right) \times 100\% ,$ (2)
${K_{\rm{j}}} = \left( {{G_{\rm{j}}} - {S_{{\rm{min}}}}} \right)/\left( {{S_{{\rm{max}}}} - {S_{{\rm{min}}}}} \right) \times 100\% ,$ (3)
${K_{\rm{r}}} = {K_{\rm{i}}} - {K_{\rm{j}}}.$ (4)

其中:GiGj分别为上线和下线的半音值;SmaxSmin分别为语句调域上线和下线半音值;KiKj分别为调群调域上线和下线百分比,而Kr为调群调域的百分比跨度。

根据式(2)—(4)可分别统计出4位发音人感叹句调群调域的半音标度值和百分比数值记录,如表 2所示。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发音人在3个调群之间的调域相差均在4~10个半音值以内;按照百分比数值画出相对化的语句语调图如图 3所示。

表 2 感叹句的调群调域数据表
发音人 半音标度值 百分比/%
句首调群 句中调群 句末调群 句首调群 句中调群 句末调群
6.6 5.5 8.6 10.3~16.9 9.3~14.8 4.9~13.5
6.2 4.4 9.8 21.0~27.2 20.1~24.5 17.4~27.2
6.3 4.9 7.6 11.1~17.4 11.5~16.4 7.9~15.5
4.3 9.4 5.2 25.9~30.2 21.2~30.6 19.6~24.8

图 3 感叹句的语句调域图

图 3可看出,4位发音人各个调群线的总趋势在百分比标度下是基本一致的,即都是整体下降,句末略上扬。其中乙的最高音高点为80%,其余3位发音人的最高音高点都是90%以上,最低音高点都接近于零。

在语言学科里感叹句的定义是抒发强烈感情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语调是感叹句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和调域图(见图 1-3)来进一步证明了感叹句的语调特点。

2.2 起伏度计算

语调起伏度是用于语调格局量化分析的重要指标,需要依据Q值的序列来描述,计算方法是:

${Q_x} = {K_x} - {K_{x + 1}}.$ (5)

其中:K是调群调域的相对百分比数值;x是调群在语句中位次序列数,x=1, 2, …。

本文根据表 3统计的数据画出感叹句的起伏度变化图,用来对比不同发音人的维吾尔语感叹句语调的音高语调格局变化,如图 4所示。

表 3 维吾尔语感叹调群起伏度统计表
发音人 音高种类 Q0/% Q1/% Q2/% Q/%
上线 100 16.5 10.2 26.7
中线 74.0 12.2 22.4 34.6
下线 48.0 7.9 34.6 42.5
上线 100 27.6 -27.6 0
中线 68.4 18.4 0 18.4
下线 36.7 9.2 27.6 36.8
上线 100 10.5 9.5 20
中线 66.8 3.2 23.7 26.9
下线 33.7 -4.2 37.9 33.7
上线 96.4 -3.6 52.7 49.1
中线 76.8 19.5 33.6 53.1
下线 57.3 42.7 14.5 57.2

图 4 感叹句语句调群格局图

分析表 3图 4中的Q值可得:

1) Q0值:Q0上线分布范围为96.4~100,其中甲和丙都是100,而乙和丁相差3.6;Q0的中线分布也比较集中,分布范围为66.8~76.8。其中甲和丙的相差7.2;乙和丁的相差8.4;Q0的下线分布也比较稳定,范围为33.7~57.3。其中甲和丙的相差14.3;乙和丁的相差20.6。显然感叹句的句首起点较稳定。

2) Q1值:4位发音人Q1的上线和中线均大于0(其中丁的Q1上线为负),即以降为主;但是Q1的下线有正有负;显然,句中调群的调域有减弱趋势。

3) Q2值:4位发音人的Q2上、中、下线均大于0(只有乙的Q2上线为负),即以降为主。并且Q2上线数据低于下线数据(除了丁)。显然句末调群调域有扩张趋势。

4) Q值:所有人的Q值都是正值,说明感叹句的音高总体上是下滑的。其中句中调群调域的收缩为句末调群调域扩展并下降做到了预备条件。

3 结论

本文采用语调格局的研究思路和基本理论,对维吾尔语感叹句音高进行系统地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维吾尔语感叹语句的调域呈基本下降,句末略上扬趋势。因此可以初步断定这是维吾尔语标准语感叹句音高表现的主要特征。除了音高,情绪也对感叹句的语调有一定影响,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感叹句的语调特征又存在一些差别。

总体而言,在分析维吾尔语标准话的感叹句的语调变化时还要考虑高低音线、时长、语速、整体调形、句末字调、重音、语势等多种要素及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华宏仪. 感叹句语气结构与表情[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1(1): 63–68.
HUA Hongyi. The mood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of exclamatory sentences[J]. Yantai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2004, 21(1): 63–68. (in Chinese)
[2] 沈炯. 汉语语调模型刍议[J]. 语文研究, 1992(4): 16–24.
SHEN Jiong. Chinese intonation model when the argument[J]. Language and Literacy Research, 1992(4): 16–24. (in Chinese)
[3] 曹剑芬. 汉语声调与语调的关系[J]. 中国语文, 2002(3): 195–202.
CAO Jianf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ne and inton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J].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2002(3): 195–202. (in Chinese)
[4] 郭嘉, 银沛月. 英语疑问句语调起伏度实验分析[J]. 南开语音年报, 2010, 4(1): 29–38.
GUO Jia, YIN Peiyue.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intonation of English interrogative sentences[J]. Nankai Speech Annual Report, 2010, 4(1): 29–38. (in Chinese)
[5] 库热西·买合木提江·热义思, 阿米娜·里提甫. 现代维吾尔语[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Kurax Mahmutjan Raes, Amina Litip. Modern Uyghur[M]. Urumqi: Xin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3. (in Chinese)
[6] 乌吉斯古冷. 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 2011.
BAO Ujisguleng. Research on Undulating Scale of Intonation of Reading Speech in Standard Mongolian[D]. Hohehot Municipalit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2011. (in Chinese)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26-1011146060.htm
[7] 玛依努尔·阿吾力提甫. 维吾尔语多级语音基元的声学参数和韵律特征分析[D].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11.
Ablimit Maynur. Analysis of Acoustic Parameters and Prosodic Features of Uyghur Multi-level Speech Units[D]. Urumqi:Xinjiang University, 2011. (in Chinese)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55-1011172010.htm
[8] 王萍, 石峰. 汉语北京话疑问句语调的起伏度[J]. 南开语言学刊, 2010(2): 14–22.
WANG Ping, SHI Feng. The undulating scale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tonation of Beijing mandarin[J]. Nankai Linguistics, 2010(2): 14–22. (in Chinese)
[9] 地里木拉提·吐尔逊, 古丽娜尔·艾力, 热娜古丽·达古提, 等. 维吾尔语陈述句语调的起伏度[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1(9): 1191–1195.
Dilmurat Tursun, Gulnar Ali, Ranagul Dagut, et al. Undulating scale of the intonation of declarative sentences in Uyghur[J]. J Tsinghua Univ (Sci & Tech), 2011, 51(9): 1191–1195.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