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横山亮次奖 百年刊庆
 
最新录用  |  预出版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横山亮次奖  |  百年刊庆

ISSN 1000-0054
CN 11-2223/N
创刊于 1915 年 (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出版伦理
    » 获奖情况
    » 执行委员会
    » 特约编委
    » 编辑部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 稿件作图要求
    » 稿件模板
    » 文稿出版协议
    » 作者在线帮助
    » 系统使用常用问题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优秀评审意见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
    » 编辑办公
  期刊介绍
  期刊订阅
  交流合作
  联系我们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64卷, 第8期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资源融合分配的洋葱路由网络用户守卫节点操纵  收藏
    张国强, 徐明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293-1305.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7.013
    摘要 ( 0 )   HTML    PDF (4752KB)
    第二代洋葱路由网络(the second-generation onion router,Tor)面临流量分析去匿名化威胁,分析用户流量获取成本是评估其威胁程度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的用户流量获取方法较少研究费效比问题。Tor客户端构建匿名通信路径时使用的守卫节点,是敌手获取用户流量的重要途径。该文针对守卫节点操纵,提出一种资源融合分配的成本优化模型: P-Group (push and pull guards through optimized resource portfolios)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量分析威胁评估。P-Group模型统筹分配守卫节点操纵过程中部署可控节点和拥塞非可控节点所需的资源。同时,通过排队论方法对拥塞非可控节点的过程进行建模,利用改进的流偏移技术统筹拥塞攻击资源总量与非可控节点带宽容量以提升资源分配效益。实验结果表明: P-Group模型能够有效降低费效比;相比于简单在部署和拥塞节点间平分带宽,该模型将资源分配效益提升了20.5%;相比于传统攻击流量分配算法,其部署的可控节点中选率提升了15%;敌手操纵用户流量从非可控节点迁移到可控节点的平均成本约为数百美元。这表明用户流量获取具有成本可行性,Tor流量分析构成现实威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2种低延迟服务的通用优化技术  收藏
    郭雅宁, 徐明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06-1318.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6.016
    摘要 ( 0 )   HTML    PDF (1510KB)
    近年来,各种低延迟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部署规模不断扩大。为提升低延迟服务性能,工业界和学术界提出多种优化方案并部署在网络传输路径的不同位置,其中部署在端侧的各种低延迟拥塞控制算法和部署在网络侧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应用较广泛,这2种算法的设计目标都是尽量避免数据包排队,减少端到端延迟,但是由于这2种算法是独立的,存在潜在的不适配问题,影响应用的性能表现。因此,有关这2种算法的协同优化也成为一个研究方向,基于机器学习的通用算法和端网联合优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方案。该文总结了低延迟拥塞控制算法和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设计思路、组合使用时的性能测试结果以及协同优化的问题,认为跨层联合优化是解决现有不适配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应用性能的可行思路,建议低延迟服务性能优化的研究应重视通用性和实际部署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模块度感知图自编码器的重叠社区发现模型  收藏
    陈洁, 刘斌斌, 赵姝, 张燕平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19-132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6.018
    摘要 ( 0 )   HTML    PDF (4511KB)
    图自编码器模型作为网络表示学习的代表性方法,在链路预测和节点分类任务方面性能表现优异。然而,图自编码器模型在处理社区发现任务时通常只考虑局部节点连边的重建而忽略了社区全局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在多个社区存在重叠节点的情况下,难以准确判断节点归属关系和社区分布。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重叠社区发现的无监督模块度感知图自编码器模型(modularity-aware graph autoencoder model for 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GAME),GAME采用一种高效的模块度损失函数,该函数在网络嵌入过程中保留社区关系的同时,能重构损失并更新编码器的参数,以提高模型针对重叠社区发现任务的性能,进而将GAME得到的社区隶属度矩阵以概率-节点形式进行社区分配。该文提出的GAME在10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并与主流的基于表示学习的重叠社区发现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归一化互信息(normalized mutual information,NMI)评估指标下,GAME模型性能优于主流模型,证明该模型有效。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土木工程
    基于应力应变疲劳准则的混凝土疲劳寿命分析  收藏
    张书, 马睿, 胡昱, 李庆斌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30-1335.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3.27.002
    摘要 ( 0 )   HTML    PDF (5799KB)
    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疲劳寿命评估对保障结构安全、实现稳定服役至关重要,应力与应变共同决定了材料疲劳破坏行为。该文根据应力应变疲劳准则约束关系,构造了描述混凝土疲劳状态的疲劳加载曲面函数。研究表明,混凝土疲劳加载曲面函数随疲劳循环次数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规律,这为建立混凝土疲劳状态的等效函数提供了条件;混凝土疲劳加载曲面函数可采用线性等效形式,而系数可通过混凝土疲劳加载过程中的特征点来标定。该文提出了MRS (maximum R-square)算法以保证等效描述结果的有效性,用等效疲劳循环次数来量化混凝土的疲劳应力应变状态,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估流程和指标。该研究为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库水—降雨作用下靠椅状基覆面堆积层滑坡响应机理  收藏
    罗世林, 刘华亮, 蒋建清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36-1346.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03
    摘要 ( 0 )   HTML    PDF (26927KB)
    为研究库水—降雨联合作用下库岸涉水靠椅状基覆面堆积层滑坡响应机理,以奉节县藕塘滑坡为例,采用监测数据分析、相关性理论及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藕塘滑坡变形规律及可能的失稳机制。结果表明:藕塘滑坡变形在分区和分期上分别具有随高程增加变形速率增大和随时间增长累计位移呈阶跃式迭代增加的特点;库水和降雨被认为是藕塘滑坡地表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库水对滑坡变形影响主要集中在前部区域且其诱发滑坡变形机制为渗透诱发,降雨则主要集中在中部及后部区域且其诱发滑坡变形机制由初期的吸水膨胀转变至渗透诱发,库水—降雨联合作用下藕塘滑坡极有可能出现前部牵引—后部推移的渐进式失稳破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间歇性降雨作用下牵引式滑坡的时空演化分析和失稳判据研究  收藏
    侯小强, 周重任, 吴红刚, 胡天翔, 侯云龙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47-1356.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7.006
    摘要 ( 0 )   HTML    PDF (12341KB)
    目前,仅以整体安全系数难以准确量化并预测间歇性降雨作用下牵引式滑坡的时空演化过程。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点安全系数时程分析方法,利用Python语言二次开发并建立了点安全系数时程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整体安全系数、点安全系数、变形位移揭示了间歇性降雨作用下牵引式滑坡的时程演化规律,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1)利用点安全系数的时程计算结果可描述滑动面由坡脚至坡顶逐渐贯通的演化特征,为滑坡牵引段、主滑段和拉裂段的划分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2)点安全系数和位移相结合可作为牵引式滑坡“启动—变形—失稳”演化过程的评判依据,而整体安全系数不能单独作为评判依据;3)可依据滑坡牵引段、主滑段和拉裂段3部分的位移变化和点安全系数的大小,共同判定滑坡所处的稳定状态(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或不稳定),由此形成牵引式滑坡各阶段稳定状态的判定准则,且具备可靠性。该文成果可为中国间歇性降雨滑坡的预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航空航天与工程力学
    多喷管火箭起飞噪声环境预示方法  收藏
    王浩轩, 容易, 曾耀祥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57-1366.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6.007
    摘要 ( 0 )   HTML    PDF (5838KB)
    为提高多喷管火箭起飞噪声环境预示能力,该文基于Kudryavtsev方法提出了3点修正:利用分布源方法(distributed source method,DSM)修正自由喷流段声源指向性,并重新分配噪声源功率;通过噪声遮蔽模型估计发射台和勤务塔的噪声衰减;采用芯级多喷流等效为单喷流计算和助推单喷流独立计算的方法预示多喷流噪声。利用修正方法预示了某火箭起飞不同时刻勤务塔附近噪声环境。对比修正方法和Kudryavtsev方法发现,修正方法在火箭起飞2 s内最大预示误差小于5.0 dB,预示精度相较Kudryavtsev方法提高约10.0 dB;修正方法能更准确预示声压级峰值时刻,且峰值时刻附近声压级误差小于3.0 dB;修正方法的1/3倍频程声压级谱全频段预示误差小于6.0 dB,关键频段预示误差小于3.0 dB。修正方法预示精度更高,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自适应启发PSO的零件在线智能定位  收藏
    刘华森, 郭子豪, 聂海平, 彭志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67-1379.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7.016
    摘要 ( 0 )   HTML    PDF (15875KB)
    工业流水线生产环境下,多种类小批次中小型航空零件在自动化喷涂作业等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零件摆放位姿不固定而难以自动化测量与定位的问题。为实现综合满足喷涂效率与精度的零件定位,应用基于自适应启发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随配准情况自适应地采用不同启发方案与尺度,实现了较强后景影响下快速地点云配准。从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两方面进行优化,在应用随配准状态自适应的学习系数与惯性系数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尺度的滞步系数与类梯度下降运算,解决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缓慢与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基于正态分布置信度准则剔除适应度离群值降低后景点云对配准的影响,实现分割后点云与理论数模的智能配准,获得零件摆放的精确位姿。应用二维(2D)视觉减少测量时间、提供点云分割的依据,并多线程并发同步运算提高效率。最终实现了在3 min的节拍内完成三维(3D)点云的自动化扫描,以及在平均2.5 min节拍内实现2 mm精度的多种零件自主配准定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陆战场低空多域场景下的集群目标威胁动态评估  收藏
    董泽委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80-1390.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7.002
    摘要 ( 0 )   HTML    PDF (3226KB)
    未来战争的形态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加速演变,针对当前目标威胁评估研究中存在的作战场景单域化、研究对象单一化、研究分析过于侧重蓝方态势等问题,该文围绕陆战场低空多域的作战场景,提出一种基于犹豫模糊集的集群目标威胁动态评估方法。首先研究了陆战场低空多域作战规律、有人或无人空地混合集群装备的作战特点,以此建立了集群目标威胁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红方态势变化对指挥员心理压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Weber-Fechner感知定律的动态权重策略;最后结合犹豫模糊环境下的变权方法,构建了陆战场低空多域场景下的集群目标威胁动态评估模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权值确定更加合理,能充分体现指挥员面对战场态势刺激时心理压力的动态变化,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威胁评估结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尾流降阶模型的涡激振动俘能效率优化研究  收藏
    韩鹏, 黄桥高, 秦登辉, 潘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391-1400.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7.009
    摘要 ( 2 )   HTML    PDF (7027KB)
    涡激振动(VIV)是一种典型的流固耦合(FSI)现象,除了在结构安全设计方面有重要意义外,近年来在流体动能俘获方向也展现出巨大潜力。该文采用一种基于尾流振子的低成本降阶模型(ROM),以及一种基于直接模拟的计算流体力学—流固耦合(CFD-FSI)求解器,对圆柱VIV俘能效率的全局优化问题展开研究。通过ROM模型,得到了四组不同质量比和Reynolds数下的高分辨率俘能效率优化数据,其中优化参数为阻尼比和折合速度。将RO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CFD-FSI的高保真模拟结果和已有研究中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ROM的有效性。该文发现了最优俘能效率点受到折合速度和质量—阻尼耦合参数的控制;另外,从ROM模型的内在关键参数推论出VIV俘能设备更适于在相应结构固定绕流升力系数更高的流动条件下工作,由此解释了高Reynolds数条件下VIV俘能效率更高的现象;此外,优化结果表明低质量比条件下的VIV俘能设备工作表现更优,由此证明海流能VIV俘能收益高于风能VIV收益。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注塑成型过程的多尺度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  收藏
    许晓阳, 田凌云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01-1413.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2.004
    摘要 ( 0 )   HTML    PDF (12635KB)
    注塑成型是聚合物成型加工领域中的一类重要方法。传统的注塑成型数值模拟大多局限于宏观模型求解,然而塑料制品的性能与其微观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建立注塑成型模拟的微宏观耦合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该文基于珠-簧链模型,提出多尺度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黏弹性注塑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该方法在宏观尺度上采用SPH方法求解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在微观尺度上采用Brown构型场方法求解弹性应力。通过将黏弹性Couette流的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多尺度方法的有效性。模拟了C形腔和N形腔注塑成型问题,展示了成型过程中的微宏观物理信息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流变参数对成型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尺度SPH方法可稳定、准确地模拟注塑成型过程,并能计算得到传统宏观方法无法获得的一些微观分子信息。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机械工程
    多因素下迷宫密封泄漏分析及实验验证  收藏
    孙巍伟, 刘跃, 李永健, 蒋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14-1423.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3.26.061
    摘要 ( 1 )   HTML    PDF (8404KB)
    迷宫密封作为转轴密封的主要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离心式压缩机、航空发动机和膨胀透平机等旋转机械。为提高迷宫密封的密封性能和满足现代旋转机械需求,需要从多角度开展迷宫密封的结构优化研究。该文基于FLUENT软件进行迷宫密封流场仿真,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了迷宫密封几何参数及齿形结构对泄漏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占空比、深宽比2种参数定义,通过调整参数设置,可以消除空腔高度、空腔宽度、齿厚和齿距4种参数间的耦合影响,可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建立了高转速迷宫密封实验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最大误差仅为3%。结果表明:在工况参数中,压差对泄漏量具有显著影响,而转速基本不会影响泄漏量;在几何参数中,密封间隙对泄漏量具有显著影响,而占空比、深宽比和齿距对泄漏量的影响较小;在齿形结构中,斜齿具有更小的泄漏量,并且减小前齿与后齿倾斜角将有益于降低泄漏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动静叶间距对气液固混输叶片泵性能及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收藏
    胡丽伟, 李慧闯, 杨佳杭, 梁澳, 张文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24-1434.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13
    摘要 ( 2 )   HTML    PDF (22394KB)
    混输叶片泵是多相混输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综合性能的提高对系统的输运能力至关重要。为揭示动静叶间距对混输叶片泵气液固三相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Euler多流体模型,对某气液固混输叶片泵动静叶间距分别为8、10、12、14、16 mm时的内部流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动静叶间距由8 mm增加到16 mm,混输叶片泵的扬程和效率分别下降了0.47 m和1.38%,且下降趋势可分为骤降区Ⅰ、缓变区和骤降区Ⅱ。不同动静叶间距下,气液固混输叶片泵内压强、固体体积分数、气体体积分数等分布规律相似,但随着动静叶间距增加,气液固混输叶片泵叶轮和导叶进出口压强差降低,气体和固体的聚集程度增大,且液体撞击导叶叶片压力面最剧烈的位置逐渐前移,导叶内涡量增强,涡结构更加明显,从而导致混输叶片泵输运性能降低。研究成果可为气液固混输叶片泵设计过程中动静叶间距的选取提供参考。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机匣类工件五轴铣削工艺系统的刚度建模技术  收藏
    赵彤, 卞鹏锡, 王永飞, 张毅博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35-1444.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7.014
    摘要 ( 0 )   HTML    PDF (9673KB)
    为了探究机匣类工件五轴铣削工艺系统因刚度不足引起的加工振动问题,该文针对KMC600SU机床、刀具、薄壁类零件及其夹具组成的整体工艺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和锤击实验,确定了工件和刀具部分的动刚度特征和测量方式;然后基于悬挂式电磁激振器的机床动刚度测量装置和XGBoost模型,建立了包含五轴数控机床位姿信息的机床动刚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刀具、零件及夹具的动刚度模型;接着利用刚度串联理论和坐标变换完成对整体工艺系统的动刚度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可以通过铣削实验测量工艺系统动刚度的XGBoost模型,以获取新的工艺系统动刚度数据;最后采用自适应等弦高欠采样算法对已有的工艺系统动刚度模型进行校准和迭代。结果表明该文建立的工艺系统动刚度模型的误差率满足3σ原则。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车辆与交通
    基于半车模型的轮毂驱动车辆簧下质量影响研究  收藏
    吴佩宝, 罗荣康, 俞志豪, 侯之超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45-1455.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16
    摘要 ( 0 )   HTML    PDF (11930KB)
    轮毂电机驱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构型,其簧下质量过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半车模型,推导了车辆平顺性典型评价指标的幅频特性和均方根值。在传统车辆模型的前后车轮上附加质量,构建轮毂电机驱动车辆模型,考虑车速、车身位置、电机质量及轮毂电机驱动方式等因素分别开展仿真计算。通过对比,系统分析了簧下质量增加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规律,并在频域中对影响机理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在1~50 m/s (3.6~180 km/h)的车速范围内,簧下质量增加同时恶化了车轮相对动载荷和悬架动挠度指标。然而,由于轴距滤波效应,簧下质量增加对车身加速度的影响则随位置改变而呈现不同的特征:前后车身加速度指标在所有车速下均被恶化,而质心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指标则均随车速呈现交替恶化和改善的特点,且两个指标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此外,相比轮毂电机前驱和四驱布置,轮毂电机后驱布置在常用车速下引起的车辆舒适性恶化程度较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面向进出站强制换道过程的智能网联公交车两车协同换道策略  收藏
    任晗啸, 罗禹贡, 关书睿, 于杰, 周俊宇, 李克强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56-1468.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1.019
    摘要 ( 0 )   HTML    PDF (10612KB)
    目前针对智能网联公交车换道策略的研究多基于单车智能实现,缺少对周围车辆的考虑,难以处理车间冲突,无法同时保障公交车进出站强制换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且容易对上游交通造成影响。该文旨在面向公交车进出站强制换道过程,提出一种基于云控系统的两车协同换道策略。针对进站过程,建立了基于换道收益准则的换道决策模型,制定了包含纵向调整、协同换道的两段式滚动时域轨迹规划方法,并基于分层二次规划改善算法实时性;针对出站过程,采用基于规则的决策方法和提前减速策略,制定了考虑港湾式车站特点的轨迹规划方法,以适应车站形状和公交车机动性的要求。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公交车进出站强制换道的成功率,并在保障换道安全的同时降低对上游交通的影响,且在真实云平台的运算、通信环境下具备可用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专车服务的多模式随机共乘用户均衡模型  收藏
    王牵莲, 马捷, 王炜, 陈景旭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69-1481.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3.26.053
    摘要 ( 0 )   HTML    PDF (3113KB)
    共乘出行是城市共享交通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共乘出行可以减少道路上的机动车数量,也常被认为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共乘出行,专车共乘出行能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的舒适程度,提高出行者的共乘积极性,促进城市共享交通的良性发展。研究共乘出行的交通分配问题对于预测交通流量和制定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专车共乘出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模式随机共乘用户均衡(stochastic ridesharing user equilibrium,SRUE)问题;基于Logit模型建立了该问题的变分不等式(variational inequality,VI)模型,并验证了解的等价性、存在性和唯一性;通过并行自适应投影算法(parallel self-adaptive projection,PSAP)获得模型的解,通过数值实验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专车共乘出行能有效减少路面行驶的车辆、降低出行时间;乘客在专车共乘出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制定的合理公交票价能协同常规公交与专车共乘出行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碳中和
    城镇住宅家庭用能画像构建——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收藏
    刘心男, 宋来昊, 纪颖波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82-1491.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2.027
    摘要 ( 0 )   HTML    PDF (7352KB)
    为精准引导城镇住宅家庭节能,该文基于用户画像理论从多维度视角构建了城镇住宅家庭用能画像模型。以京津冀地区城镇住宅家庭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研究从家庭属性、建筑特征、家电设备、用能行为、能源消耗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6个维度构建了家庭用能画像标签体系,采用调查问卷及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获取351份家庭用能数据。基于标签平均轮廓系数,采用向后特征选择法确定画像标签最优子集,采用k-means算法对城镇住宅家庭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住宅家庭用能画像标签最优子集包括家庭人口、建筑面积、房屋使用方式、家电设备数量、空调行为、年用电量、年用气量和太阳能设备8个标签;可将京津冀地区城镇住宅家庭划分为用能品质型、节能潜力型、用能规律型和节能环保型4类。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家庭节能精准引导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与国际产业格局:基于全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影响评估  收藏
    罗必雄, 顾阿伦, 陈向东, 左鹏, 翁玉艳, 陈奕名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492-1501.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3.26.050
    摘要 ( 0 )   HTML    PDF (1487KB)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已成为欧盟的正式法律,开展其对全球经济、贸易和产业格局的深度影响评估确有必要。该文采用全球多区域递归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进行了情景模拟和分析,评估了其对主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出口和产业的影响,讨论了该机制下国际产业格局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由于俄罗斯对欧盟出口钢铁等产品较多,因此其GDP将受到较大负面冲击,预计2025年和2030年俄罗斯GDP变化率分别达-0.12%和-0.32%,而欧盟通过本土替代生产将增加自身GDP;俄罗斯的出口总额下降最多,预计2025年和2030年出口总额变化率分别达-0.86%和-2.48%,而欧盟具体行业中,与碳边境调节机制相关行业的出口均会明显受益;俄罗斯、土耳其和中国等经济体的钢铁、非金属、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产出均将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反而呈上升趋势,反映了竞争力优势。全球重点行业产出呈现从高碳产品出口依赖度高的发展中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或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中经济体转移的趋势。建议加强多边合作,优化产业与贸易结构,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贸易等领域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异戊烷喷淋塔内凝华碳捕集的一维模拟  收藏
    靳鑫, 王兵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502-1508.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6.011
    摘要 ( 0 )   HTML    PDF (2980KB)
    二氧化碳(CO2)捕集是碳减排技术的研究热点,其中低温凝华碳捕集技术具有碳捕集率高、绿色环保和二氧化碳捕集纯度高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凝华碳捕集的研究相对不足,且基于固体媒介凝华二氧化碳的技术途径具有显著的局限性。该文采用基于喷淋低温液滴的凝华方法改进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建立了一维异戊烷喷淋塔模型并模拟计算了稳态工作特性,通过分析喷淋塔内的温度场和浓度场,探究了喷淋塔的碳捕集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越小的液滴直径、越低的液滴初始温度和较长的气液相互作用时间对提升喷淋塔的碳捕集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该文还揭示了喷淋塔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场是凝华过程的主控因素,而塔内凝华的发展程度及碳捕集率则取决于液滴初始温度和气液相互作用时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医疗设备
    国产SPECT/CT系统的定量性能研究  收藏
    江年铭, 刘帆, 程李, 高丽蕾, 刘辉, 刘亚强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509-1515.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3.26.051
    摘要 ( 0 )   HTML    PDF (4712KB)
    通过与国际先进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成像系统GE Discovery NM/CT 670对比,评估了国产SPECT/CT成像系统Insight NM/CT Pro定量精度,以实现定量成像。该国产成像系统由北京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研制。该文通过精确定量标定Insight NM/CT Pro,结合中国医药行业推荐标准YY/T 1546—2017《用于SPECT成像CT衰减校正的试验方法》和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NEMA)标准NEMA NU 1—2018《Gamma相机的性能测量》的相关要求,采用低能高分(low energy high resolution,LEHR)准直器评估放射性核素锝-99 m (99mTc)成像的主要性能指标,并与GE Discovery NM/CT 670进行对比。首先,使用衰减精度模型测试空气、水和骨3种不同插件的衰减误差;其次,使用NEMA NU 1—2018体模测试2个成像系统的定量精度。结果表明: Insight NM/CT Pro获得的重建图像中空气、水和骨的衰减误差依次为7.84%、8.38%和4.66%;直径为13、17、22和28 mm的“热区”小球的定量恢复系数分别为38.22%、50.98%、66.55%和71.32%,背景浓度偏差为7.95%。国产Insight NM/CT Pro成像系统获得的重建图像质量和定量精度与GE Discovery NM/CT 670成像系统效果相当,证实了该系统定量可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编码板和针孔的大视野放射源定位系统  收藏
    刘玉洁, 戴甜甜, 江年铭, 侯岩松, 魏清阳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4 (8): 1516-1520.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4.27.003
    摘要 ( 0 )   HTML    PDF (3989KB)
    近年来,基于编码孔径成像技术的γ相机被广泛用于放射源的定位和监测,但其成像视野范围有限。虽然可采用多个编码板探测器同时探测的方式扩大视野范围,但会增加成本且设备较为笨重。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编码板和针孔混合系统,编码板全编码视场角和半伪影视场角分别为19.33°和70.80°,增加的针孔可将系统视野扩展到123.40°。进一步基于vGATE仿真平台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系统在编码板视野内实现了2.95°的空间角度分辨率,在扩展的针孔视野内实现了6.30°的空间角度分辨率,可对3 m处10mCi的放射源有效成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会员登录  
 
  编辑部公告 More  
» 2023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审稿人、优秀组稿人评选结果
  2023-12-12
» 2022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审稿人、优秀组稿人评选结果
  2022-12-20
» 2021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审稿人评选结果
  2021-12-01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度“优秀论文奖”和“优秀审稿人奖”颁发
  2020-11-03
» 2020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审稿人评选结果
  2020-10-28
» 第十六届“清华大学—横山亮次优秀论文奖”暨2019年度“清华之友—日立化成学术交流奖”颁奖仪式
  2020-01-17
» 热烈祝贺清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创历史新高!
  2019-01-09
» 第十五届“清华大学-横山亮次优秀论文奖”暨2018年度“清华之友—日立化成学术交流奖”颁发
  2018-12-28
» 第十四届“清华大学-横山亮次优秀论文奖”暨2017年度“清华之友—日立化成学术交流奖”颁发
  2018-01-19
» 第十三届清华大学-横山亮次优秀论文奖暨2016年度清华之友—日立化成学术交流奖颁发
  2017-01-13



  友情链接 More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