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深圳大学 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深圳 518061
2. Key Laboratory of Coastal Urban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s(MO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1, China
2019年末至2020年初,全球范围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人民健康及生产生活空间构成巨大的威胁和影响。本次疫情爆发给予土木工程在城市的开发建设重要的警示意义,城市针对突发疫情风险的储备建设和应急防控系统的建立将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支撑公共卫生安全系统强韧性的关键措施。
本次COVID-19疫情的防控设施如应急临时医院、方舱医院等大多是在城市紧急状态、巨大疫情压力下建设而成,在政府统一措施下实现。考虑到目前病毒具有反复性和变异性,加上国外抗疫情况的不确定性及全球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应该更加全面地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进行长远考虑和规划建设,因此本文提出抗疫措施应具备突发疫情韧性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指标特征,并建议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防灾抗疫建设。
本文结合全球在此次COVID-19疫情的应急防护措施,通过对中国本次应急响应措施所获得的宝贵经验进行筛选分析,对目前全球疫情防护的城市应急措施的效率、适用性、可持续性做出分析判断,构建综合防灾抗疫评估框架,对比分析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土地资源进行应急抗疫的优势和重要性。基于以上抗疫措施适用性分析,提出三量转换的韧性建设框架和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为提升中国城市综合防灾抗疫韧性、健全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及规划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参考。
1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的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天然的防护功能,可以为城市的综合防灾抗疫提供大容量、安全稳定的空间,对重大灾害的防护能力是地面空间无法比拟的[1]。对比本次全球疫情防控利用大型公共建筑、地上应急临时医院、城市露天公共场地、高校宿舍、私人酒店等作为应急响应医疗场地资源,城市地下空间作为抗疫应急储备基础设施具备以下优势。
1.1 安全稳定的城市应急医疗卫生场所地下空间是由安全性能良好的地下结构在长期稳定的岩土环境中开辟而成的城市空间,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虽然各大城市遭受的灾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均对具有天然的抵御性的地下空间影响甚小。针对外部灾害如地震、爆炸、火灾、防毒、风灾等,地下空间只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即可达到较强的防灾效果。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地下岩土环境对地下建筑结构可提供支撑力,阻止结构位移,同时岩土环境对结构自振起到阻尼减振作用,减少结构振幅,地震反应弱于地上结构。地震发生时只要保证入口和垂直交通不被破坏或堵塞,基本上能保证安全。这是地上结构无法比拟的预灾抗灾优势。
由于缺乏特效药和疫苗,新冠病毒目前仍在全球范围肆虐[2]。因为无法预料国际社会对疫情的控制效果,所以应积极防控国外疫情反扑,并为疫情可能长期反复做好充分准备,本次国内为疫情防控需求建设的临时医院、隔离场所应考虑中长期再运营使用,做好长期抗疫存量的准备。以深圳为例,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以20 d工期建设了占地面积6.8万m2、建筑面积5.9万m2、可提供1 000张床位的应急医院,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深圳为多台风、多雨水城市[3],对可能遭受极端天气袭击的钢结构模块化临时医院进行了抗风安全性能及排水构造设计。如果将地下空间作为应急防疫场所,则对位于上部空间的灾害具有天然隔断性,与城市自然气候变化更相容。因此,地下空间将更适合作为稳定的疫情防控应急储备土地资源。
位于地面以上的城市生命线系统等基础设施的脆弱性远高于地下设施,2008年于春节期间发生的冰雪灾害在中国持续了半个月之久[4],波及17个省份,冰雪灾害导致了全国大面积停电。在应急救灾关键时期,安全稳定的生命线基础设施是建设疫情防控医疗和隔离点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共卫生安全系统的重要保障。生命线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较大,建设成本较高,地面上的电力设施等面对台风、暴雨、洪涝、地震等却相当脆弱,一旦损坏后难以抢修,并且造成更严重的灾害叠加效应。地面设施及管线的长期外露加速了其老化,既不经济,又严重威胁城市安全,导致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将应急管理基础设施下放至地下空间,有助于提升城市应急抗灾防疫生命线系统的安全和韧性,大大增加市政设施及管线的使用寿命,形成经济适用、安全稳定、可快速响应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
1.2 适应应急医疗卫生环境需求的内部环境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为了避免新冠病毒扩散引起二次感染,利用机械排放系统向室外高空排除病房内受污染的空气[5]。虽然排风系统针对含病毒空气采取了较好的过滤措施,但是气体仍含有新冠病毒,可能对室外新风口附近的新鲜空气造成污染[6]。因此小汤山、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作为传染性医院进行设计,楼宇之间净距离均受一定的约束,避免造成交叉感染,根据传染性医院的设计要求,建筑间距需满足感染控制和卫生隔离的要求,隔离区内建筑间距建议大于20 m[7]。但如此布置将大幅度减少病床数,不利于临时医院的应急响应效率,因此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隔离医护楼在本次设计中协商采用了15 m间距,在平面呈鱼骨状布置[8],在有限的场地资源上尽量争取增加床位数。
如果在地下空间进行应急隔离医护间的建设,由于地下空间岩土环境具有气密性,医护楼容易进行负压隔断,医护楼之间可完全空气隔绝,并通过有组织的暖通系统将有毒气体进行处理再集中过滤排出,与室内工作人员完全隔离,实现主动防控传染病毒扩散,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地下医院内部的空气流通由机械暖通系统控制,不随上部空间风向、风速影响,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速率,减少了病毒扩散的不确定性。因此若在地下空间建设传染病医院,可在设计时进行医护楼满布的平面布置,提高应急状态土地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可以在相同的建设条件下在更短时间内提供更充足的病床。
在建设临时医院、临时隔离场所时,应考虑医院周边环境与现有城市空间的隔离性,避开城市人口稠密区,选择地势较高、地质稳定平坦地段,尽可能在城市区域常年主导下风向等,并设置20 m及以上的绿化卫生隔离带等[7],避免传染性病毒通过各种介质再次感染到现有城市环境。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环境里,采用地下空间作为疫情防控场所,将城市中有病毒污染风险的、有医用废弃物污染的垃圾焚化炉、废物处理厂、危险品储存间等均设置于地下空间,不仅有效隔断了病毒在城市上部空间的污染,节约了地上空间用地,还可通过地下储能技术为地下空间运营提供绿色能源。综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抗疫建设,开发地下物流运送“医废”等垃圾,集中到地下密闭空间集中(焚烧)处理,结合地下储能系统,转换成为绿色能源。
另外,从中国典型气候分析[9]可知,华中及华北内陆大部分城市冬季地表温度较低,积雪深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华北、西北、华中及华南局部地区有一定的积雪深度。如若疫情爆发中心处于寒冷地区,不仅将严重影响地上临时医院的快速建设,而且由于城市露天公共场地的临时模块医院一般层数较低,楼板面接近于地表,也会对病患者医疗环境、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不利于抗疫情应急预控及病情救治。而地下空间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具有恒温、恒湿、隔热等诸多优点,可在中国多样化地域特性气候条件下较容易地满足抗疫情医疗环境的要求,有利于形成可快速响应、长期稳定的应急公共卫生储备资源。
1.3 适宜贮存抗疫物资、抗疫危险品的内部环境地下空间具有大容量,内部环境参数稳定、可主动控制等特点,特有的自然低温、低湿、密闭缺氧环境条件为安全储藏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优势,限制了害虫和各种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减少了外界污染的侵袭,储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10]。利用地下空间的自然室内环境稳定性可良好储存应急储备物,避免地上空间因气候变化、易腐蚀氧化、易碰撞损坏等因素造成的重大物资损失。
大容量的地下空间可考虑作为应急隔离床位、模块化应急隔离单元等重要应急抗疫情设备的存放场所,结合地下空间隔离治疗场所形成联动应急响应,在紧急情况下可于24 h内释放第一批应急隔离医疗保障设备,形成城市抗疫应急救治和隔离的第一道防线,有利于快速组织疫情防控隔离及治疗工作。
地下空间仓库在正常情况下除了仓门开关机械、必要照明等能耗外,长时间储存期内基本无需机械通风即可保持室内低氧量。储备物资在此期间无需进行多次换仓等运输,因此储藏期间能耗极低,并可保证应急物资的质量稳定性,这是地上储存仓库所不能比拟的。在开发地下储藏空间的同时,结合地下储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长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地储存疫情应急储备医疗物资。
1.4 应急状态下可快速调度的城市公共土地资源此次疫情应急响应中,武汉政府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调动城市资源成功遏制住新冠病毒扩散趋势,第一批投入疫情防控部署和抗疫情前线的大多为国家公共资源,如公立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公共建筑作为方舱医院、城市公共用地建立临时医院、高校宿舍作为隔离点,可见政府主导的公共资源在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防控的高效协同、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战之后,地下空间、地下交通除了在日常运营外,均作为政府在紧急事件下的国防储备空间。美国、瑞士、俄罗斯、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都建立了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国防工程,通过地下轨道交通串联成网状的地下民防掩蔽城所及城市紧急响应管理体系[11-13]。地下空间除了在日常运营中为城市提供服务以外,又充当了预控疫情紧急城市储备用地的角色,在城市紧急状态下政府可对地下空间的应急功能转换进行统一调度,快速从地下应急储备仓库中输出医疗和救助物资,通过模块化或装配式应急医疗模块对公共地下空间进行快速功能转换,在城市与疫情之间预先建立大容量、快适应、强隔断的第一道防线,实现关键时刻可以“调得出、用得上”。
因此,将城市地下空间作为疫情预控应急城市土地储备资源,有利于政府在防灾抗疫情紧急状态下拥有更多可调度的城市公共资源。
1.5 与城市综合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地下空间 1.5.1 新空间的强适应性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利用地面空间资源,地上空间资源已将近饱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抗疫情应急基础设施,将抗疫情功能尽可能下放至不影响城市地上空间公共健康卫生安全的区域,并通过立体开发形成与地上空间相适应的选址布置、建筑形式、空间组合,形成协同发展的城市新机能。
1.5.2 新功能的强拓展性通过合理规划地上、地面和地下空间建筑功能空间,充分发挥地下空间在城市应急抗疫情应急建设的优势,并在日常运营中与地上空间互补,协同升级地上空间稀缺的功能,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如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停车场、物资储藏仓库、防灾与防护工程等;积极开发与创新增进城市经济活力的地下空间功能,如建设地下物流、地下商业、地下医院、地下体育场、地下图书馆、地下音乐厅、地下展览馆、地下综合体等;并下沉可供城市应急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如地下能源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线管廊,地下空间本身运营和备用的暖通系统、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及地下雨水调蓄设施,及城市备用于应急响应和指挥调度的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等。
1.5.3 与人居住环境的强包容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民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中,通过将基础服务、交通服务和多功能服务型基础设施下沉,为地上环境腾出更多建设空间,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噪声、震动、尘埃等对地上环境的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应急响应模式启动后,如疫情爆发初期触发了预警机制,地下空间可立即开放地下医院、地下应急物流等功能,或通过快速应急功能转换,在极短时间内输出大量隔离点、病床、救治中心,并开放地下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确保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救助设备和医疗隔离模块化单元,收容大量确诊病患和疑似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地上空间实现强隔离,遏制病毒扩散的范围及速度。在疫情解除后,可以回收应急模块化单元,迅速恢复城市日常状态,将地下空间释放并重新利用。
1.5.4 可持续发展的强韧性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作为疫情防控前线,不仅将长期稳定地保护城市居民在抵御重大传染性疾病中的总体卫生健康,增强人民、社会、国家在全面发展中的生物健康韧性,又将城市土地资源的布局和利用由平面式转换为立体式,并通过总体规划实现应急功能与日常服务功能快速转换,还可推广到城市既有旧功能与新时期发展功能需求的快速转换,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变换出“存量”“增量”的保障及“变量”的潜力,全面规划了未来城市发展可重现、可更新、可拓展的韧性基础构架,提升了人类社会发展在未来不确定性因素中的强韧性。
2 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抗灾防疫的韧性评估本文构建适合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防灾抗疫贡献进行评估的理论框架,并与既有防控设施韧性贡献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形成对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抗灾防疫系统建设的综合认识。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主观权重,AHP是一种既能定性表明指标贡献、信息量差别,又能定量表明指标在综合评估系统内贡献差异的评估方法,由于在复杂综合评估体系内通过指标配对比较即可实现理性分析,适合以专家组建议为基础数据资料的权重分析方法。AHP在本研究的实施过程如下。
1) 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邀请业内专家组对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进行两两配比,采用重要性评分标度方法(见表 1),得到每位专家的判断矩阵(见图 1),形成整体指标重要性评分矩阵。其中Y1—Y8分别代表鲁棒性、恢复性、冗余性、多样性、适应性、协同性、智慧性和可持续性8个韧性指标。
2) 计算主观权重。
提取专家h的判断矩阵的行元素进行求积开方,如得到Yj的绝对权重wahj。例如,由图 1可知Y1的绝对权重为(1.00×0.20×0.20×3.00×3.00×3.00×4.00×4.00)1/8=1.43,以此类推计算,获得Y2—Y8的绝对权重分别为4.38、2.59、0.79、0.35、0.85、0.67、0.39。
求解专家h判断矩阵的主观权重:
$ \omega _{hj}^* = \frac{{{\omega _{{\rm{a}}hj}}}}{{\sum\limits_{k = 1}^n {{\omega _{{\rm{a}}k}}} }}, j = 1, 2, \cdots , n, h = 1, 2, \cdots , P. $ |
其中: n为韧性指标个数, P为专家组成员数。
以图 1为例,由该专家的判断矩阵计算得到Y1—Y8的主观权重分别为0.12、0.38、0.23、0.07、0.03、0.07、0.06、0.03。
3) 进行一致性检验。
每位专家的判断矩阵特征值为
$ \left[ {\begin{array}{*{20}{c}} 1&{1/5}&{1/5}&3&3&3&4&4\\ 5&1&5&5&5&6&6&6\\ 5&{1/5}&1&4&4&5&5&5\\ {1/3}&{1/5}&{1/4}&1&3&1&1&3\\ {1/3}&{1/5}&{1/4}&{1/3}&1&{1/5}&{1/5}&1\\ {1/3}&{1/6}&{1/5}&1&5&1&1&5\\ {1/4}&{1/6}&{1/5}&1&5&1&1&5\\ {1/4}&{1/6}&{1/5}&{1/3}&1&{1/5}&1&1 \end{array}} \right]\left[ {\begin{array}{*{20}{c}} {0.12}\\ {0.38}\\ {1.23}\\ {0.07}\\ {0.03}\\ {0.07}\\ {0.06}\\ {0.03} \end{array}} \right] = \left[ {\begin{array}{*{20}{c}} {1.11}\\ {3.59}\\ {2.11}\\ {0.55}\\ {0.28}\\ {0.65}\\ {0.52}\\ {0.30} \end{array}} \right]. $ |
判断矩阵各列元素sij求和:
$ {t_j} = \sum\limits_{i = 1}^n {{s_{ij}}, j = 1, 2, \cdots , n} . $ |
一致性检验:
$ {\lambda _{\max }} = \sum\limits_{j = 1}^n {\omega _j^*{t_j}} , $ |
$ {\rm{CI = }}\frac{{{\lambda _{\max }} - n}}{{n - 1}}, $ |
$ {\rm{CR = }}\frac{{{\rm{CI}}}}{{{\rm{RI}}}}. $ |
CR值小于0.1,则认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求解的主观权重可纳入有效数据。以上专家组一个算例中,n为8时RI取1.41,CR=0.09, 小于0.1,AHP验算结果通过一致性验证。
4) 计算专家组主观权重。
根据以上方法,获得每位专家经过一致性验证的主观权重,采用以下方法确定专家组指标主观权重。
$ {\omega _{{\rm{o}}j}} = \frac{{{\omega _{{\rm{b}}j}}}}{{\sqrt {\sum\limits_{i = 1}^n {{\omega _{{\rm{b}}j}}} } }}, j = 1, 2, \cdots , n; $ |
$ {\omega _{{\rm{b}}j}} = {\left( {\omega _{1j}^* \times \omega _{2j}^* \times \cdots \times \omega _{Pj}^*} \right)^{1/P}}. $ |
基于以上计算过程,构建成城市抗疫韧性评价体系主观权重总体指标(见表 2)。
本文采用熵权法(EWM)计算客观权重。熵权法对客观权重取值的考虑取决于信息差异,当信息差异越小,不确定性越小,该指标包含的信息越确定,也赋予更大的权重,是一种以分析信息分布不确定性的客观权重评估方法。在指标权重评分过程中应用熵权法,将专家组的评分分布作为熵的信息库,也既是指标评分的熵值越小,将给予更大的权重。EWM的实施过程如下。
1) 建立判断矩阵。
本文采用Likert量表研究城市抗疫韧性指标的贡献程度,要求专家组对指标贡献程度进行评分,形成表 3的指标贡献程度汇总表。
专家序号 | Y1 | Y2 | Y3 | Y4 | Y5 | Y6 | Y7 | Y8 | 专家序号 | Y1 | Y2 | Y3 | Y4 | Y5 | Y6 | Y7 | Y8 | |
1 | 5 | 6 | 5 | 4 | 3 | 3 | 3 | 3 | 16 | 6 | 5 | 5 | 3 | 3 | 5 | 2 | 2 | |
2 | 4 | 5 | 4 | 3 | 2 | 2 | 2 | 2 | 17 | 4 | 6 | 6 | 3 | 2 | 4 | 4 | 3 | |
3 | 5 | 5 | 5 | 4 | 3 | 4 | 3 | 3 | 18 | 4 | 4 | 6 | 3 | 4 | 5 | 2 | 2 | |
4 | 5 | 6 | 5 | 5 | 2 | 5 | 3 | 2 | 19 | 5 | 5 | 6 | 2 | 3 | 3 | 2 | 4 | |
5 | 4 | 5 | 4 | 3 | 3 | 5 | 3 | 2 | 20 | 6 | 5 | 6 | 2 | 4 | 5 | 3 | 4 | |
6 | 6 | 5 | 6 | 2 | 4 | 4 | 4 | 3 | 21 | 4 | 6 | 6 | 4 | 3 | 4 | 4 | 4 | |
7 | 5 | 6 | 6 | 4 | 2 | 3 | 4 | 4 | 22 | 6 | 5 | 4 | 3 | 3 | 4 | 3 | 3 | |
8 | 5 | 5 | 6 | 4 | 2 | 3 | 4 | 2 | 23 | 5 | 6 | 4 | 3 | 4 | 4 | 2 | 4 | |
9 | 6 | 5 | 4 | 3 | 2 | 2 | 4 | 4 | 24 | 4 | 5 | 6 | 3 | 4 | 5 | 3 | 2 | |
10 | 5 | 5 | 6 | 2 | 2 | 3 | 4 | 4 | 25 | 4 | 4 | 6 | 3 | 3 | 4 | 4 | 2 | |
11 | 6 | 4 | 5 | 4 | 4 | 4 | 2 | 2 | 26 | 5 | 4 | 5 | 2 | 2 | 3 | 2 | 3 | |
12 | 4 | 5 | 5 | 3 | 4 | 4 | 2 | 3 | 27 | 6 | 6 | 5 | 2 | 3 | 5 | 4 | 3 | |
13 | 4 | 5 | 6 | 2 | 2 | 2 | 2 | 2 | 28 | 6 | 6 | 4 | 3 | 4 | 5 | 3 | 4 | |
14 | 5 | 4 | 6 | 2 | 2 | 3 | 4 | 3 | 29 | 4 | 6 | 4 | 4 | 3 | 2 | 4 | 2 | |
15 | 5 | 6 | 4 | 3 | 2 | 4 | 3 | 4 | 30 | 4 | 4 | 6 | 2 | 3 | 4 | 2 | 3 |
2) 数据归一化处理。
将指标评分统一成量纲归一化信息[xij]m×n:
$ {x_{ij}} = \frac{{{a_{ij}}}}{{\sum\limits_{k = 1}^m {{a_{kj}}} }}, i = 1, 2, \cdots , m, j = 1, 2, \cdots , n. $ |
其中aij为原始评分数据。
3) 计算各指标熵值。
信息的样本比例为
$ {b_{ij}} = \frac{{{x_{ij}}}}{{\sum\limits_{k = 1}^m {{x_{kj}}} }}, i = 1, 2, \cdots , m, j = 1, 2, \cdots , n. $ |
信息熵值为
$ {E_j} = - \frac{1}{{\ln m}}\sum\limits_{k = 1}^m {\left( {{b_{kj}}\ln {b_{ij}}} \right), j = 1, 2, \cdots , n} . $ |
4) 计算指标客观权重。
第j项指标的熵权为
$ {\omega _{{\rm{e}}j}} = \frac{{1 - {E_j}}}{{n - \sum\limits_{k = 1}^n {{E_k}} }}, j = 1, 2, \cdots , n. $ |
根据以上方法,构建成城市抗疫韧性评价体系客观权重总体指标。
本文通过AHP、EWM确定主观、客观权重后,得到对城市抗疫韧性的综合评估。一般来说,专家组的主观权重有利于揭示现实中性能表现的薄弱环节,对于分析城市抗疫韧性中各性能表现的差异有显著作用;客观权重注重评估数据库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于构建稳定、鲁棒性强的综合评估系统有积极帮助。本文基于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计算混合权重,实施过程如下。
混合权重对主观权重、客观权重进行组装,可根据评估需求进行调整。由于专家组建议旨在揭示城市抗疫韧性指标的薄弱性、为未来城市抗疫韧性建设提供参考,抗疫韧性评估的基础数据仅基于本次新冠疫情爆发,客观性有限,且对于重要指标,专家组的尺度不统一属于正常现象,因此混合权重ωcomj将偏向于主观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 {\omega _{{\rm{com}}j}} = \frac{{{\omega _{{\rm{o}}j}}\sqrt {{\omega _{{\rm{e}}j}}} }}{{\sum\limits_{k = 1}^n {\left( {{\omega _{{\rm{o}}k}}\sqrt {{\omega _{{\rm{e}}k}}} } \right)} }}, j = 1, 2, \cdots , n. $ |
基于节1中各项设施建设对城市综合抗灾防疫韧性性能贡献的分析,根据表 4对各项抗疫设施韧性性能进行评分(见表 5),并对比地下空间与已有防控设施韧性贡献评价指标(见图 2)。采用3种韧性权重方案(见表 6)计算各抗疫设施的综合评估结果(见表 7),并进行对比(见图 3)。计算方法为:将综合评分结果的判定划分为5个区段(见表 8),对应于城市抗疫韧性综合评估性能表现,可从不同权重方案定量的综合评估分数获得映射现实的韧性评估结果,形成城市系统性抗疫韧性评估的综合判断。
城市韧性性能 | 评分 | 地下空间对应优势 | 地下空间评分描述 | |||||
定点医院 | 地上临时医院 | 学校宿舍 | 方舱医院 | 酒店改造 | 地下空间 | |||
Y1 | 0.30 | 0.30 | 0.30 | 0.30 | 0.30 | 0.95 | 存量效应显著 | 地下空间安全稳定、容量大、功能综合,为城市疫情(灾害)提供医疗场所、隔离场所、物资储存场所及相应基础设施等,促使城市迅速恢复到功能并维持城市关键功能稳定性 |
Y2 | 0.60 | 0.60 | 0.60 | 0.60 | 0.50 | 0.95 | 增量效应显著 | 在城市进入应急状态时,地下空间可从存量中转换出多样化的功能和空间保障城市冗余性;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可普遍推广到全国各地或未来使用 |
Y3 | 0.30 | 0.30 | 0.60 | 0.60 | 0.50 | 0.95 | ||
Y4 | 0.30 | 0.60 | 0.50 | 0.60 | 0.50 | 0.95 | ||
Y5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0.95 | 变量效应明显 |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融合高新技术创新,提升城市适灾能力,对未来外部不确定因子进行充分的可重现、可更新、可拓展的预备和建设 |
Y6 | 0.60 | 0.80 | 0.60 | 0.80 | 0.50 | 0.95 | ||
Y7 | 0.30 | 0.30 | 0.30 | 0.30 | 0.30 | 0.95 | ||
Y8 | 0.80 | 0.80 | 0.30 | 0.60 | 0.30 | 0.95 | 快速反应、统一调度 | 在城市紧急状态中,政府统一调度地下空间进入应急功能、空间转换模式,调动地下储备资源积极协同抗灾防疫,迅速形成合力共同帮助恢复城市功能 |
目标 | 性能 | 主观权重 | 客观权重 | 混合权重 |
城市抗疫韧性综合评估 | Y1 | 0.130 | 0.058 | 0.110 |
Y2 | 0.319 | 0.044 | 0.237 | |
Y3 | 0.243 | 0.059 | 0.208 | |
Y4 | 0.075 | 0.164 | 0.107 | |
Y5 | 0.031 | 0.166 | 0.045 | |
Y6 | 0.103 | 0.163 | 0.147 | |
Y7 | 0.065 | 0.174 | 0.096 | |
Y8 | 0.034 | 0.173 | 0.050 |
方案 | 主观权重 评估结果 |
客观权重 评估结果 |
混合权重 评估结果 |
定点医院 | 0.450 | 0.482 | 0.449 |
地上临时医院 | 0.493 | 0.564 | 0.511 |
学校宿舍 | 0.521 | 0.446 | 0.508 |
方舱医院 | 0.559 | 0.547 | 0.563 |
酒店改造 | 0.454 | 0.420 | 0.449 |
地下空间 | 0.950 | 0.951 | 0.950 |
城市抗疫韧性综合评估性能 | 综合评分区间 |
综合韧性性能较差 | 0~0.20 |
综合韧性性能不理想 | 0.20~0.40 |
综合韧性性能基本满意 | 0.40~0.60 |
综合韧性性能良好 | 0.60~0.80 |
综合韧性性能优越 | 0.80~1.00 |
$ {{S}_{\text{o}}}=\sum\limits_{k=1}^{m}{\left( {{\omega }_{\text{o}k}}{{c}_{k}} \right)}, $ |
$ {S_{\rm{e}}} = \sum\limits_{k = 1}^m {\left( {{\omega _{{\rm{e}}k}}{c_k}} \right)} , $ |
$ {S_{{\rm{com}}}} = \sum\limits_{k = 1}^m {\left( {{\omega _{{\rm{com}}}}{c_k}} \right)} . $ |
其中:ck为韧性性能评分,So为主观权重评估结果,Se为客观权重评估结果,Scom为混合权重评估结果。
综上所述,已有抗疫设施在综合韧性评估结果上远达不到城市近期到远期的韧性建设需求,无法体现综合防灾抗疫建设的适应性、可持续性。城市地下空间不仅在各项韧性性能上具备超越已有抗疫设施的潜力,而且综合韧性防灾抗疫韧性可达到全性能优越。
3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的构建本文提出开发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系统的策略,结合“存量” “增量”及“变量”建设理念,对城市地下空间基于城市发展立体开发、功能转换、可更新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3.1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的三量转换分析 3.1.1 存量、增量、变量综合考虑地下空间形成高韧性的城市防灾抗疫建筑主体,对未来城市开发建设具有综合意义。地下空间作为预控前线的开发策略应将选址布局、空间组合、功能互补、功能转换及功能变换等系统要素与土地资源协同考虑。在既有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可供应急转换公共资源布局的基础上,以开发地下空间可作为应急物资、应急基础设施储备量为主导,以日常可服务于城市日常运营而应急状态可服务于或可转换为医疗卫生功能地下建筑和基础设施为依托,以未来可为新需求或不确定因素转变功能的公共空间资源和科学技术系统为基础框架,协调地下空间的空间系统、功能系统等之间的平衡关系,全面创新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存量”“增量”及“变量”协同发展、快速平顺转换的科学技术与制度体系,完善基于突发性传染病防控机制的地下空间应急物资储藏、应急(备用)基础设施的整体社会经济强韧性、高弹性体系。
3.1.2 存量与增量的快速转换对比单一阵线的医院和医疗抗疫情防护系统,存量与增量互相转换的城市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强调了全面的防灾抗疫策略,不仅通过空间、功能、资源的合理统筹规划,优化防灾抗疫资源配置并整合、发展城市各类有利因素等,用发展的眼光解决突发性事件,在应急状态下通过统一调度、积极主动、智能快速地从地下空间应急储备量中输出充足的医疗卫生设施,有利于对未来不确定性、复杂性、群发性和链状性的灾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情进行统一预防和救助,形成自感自省、自控制、自痊愈的城市地下空间应急卫生管理系统。
3.1.3 存量与变量的永续转变在建设国家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时,也应认识到未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基础设施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性,相比静态的完全开发模式,城市在建设存量时也应同时建设变量,存量可在近期转变为变量,变量可在远期转变为存量,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及发展因素提供动态自更新的潜力。这种发展模式完全释放了土地的空间与价值,在空间和功能的时间持续性上可达到永久的延续性,将不可再生资源转变成为可再生化资源。以地下空间建设和开发为例,应以发展的眼光建设既满足当代应急需求的物资和场所储备量,又为未来的变量做空间和功能上可拓展、可更新、可转变的基础框架建设,允许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为不确定的灾害和疫情因素以及更发达的科学技术措施提供包容性空间和可转变的地下功能单元,体现城市发展的包容性、灵活性、可持续性,最终建设公共卫生医疗发达、城市关键机能持续适应灾害、城市资源可按需持续动态包容、人与自然持续和谐相处、国家社会经济长期安定繁荣的韧性城市。
3.2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从综合防灾抗疫韧性性能评估框架与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抗疫建设框架相互对比,可以发现2个框架在本质上自然契合。因此,本文通过整合韧性理论框架[14-19]与土木工程韧性建设的相关性,联系韧性理论多指标框架与城市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形成映射,将理论梳理、转化为指导韧性城市建设的“存量”“增量”“变量”3个广义量,将韧性城市建设机制转化为3个广义量的特定转换机制,即为综合韧性三量转换防灾抗疫建设框架,如图 4所示。地下空间综合防灾抗疫理念明确了建设以存量为核心,同时预备建设增量与变量,在政府统一调度下,通过增量快速转换、变量永续发展,实现韧性城市防灾抗疫建设。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见图 5)体现了城市发展结合抗灾防疫建设的综合性,以统筹城市用地、整体规划城市职能和功能,以社会、经济、科技、思维全面发展的确定性应对未来扰动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发展的眼光建设城市韧性抗灾防疫性能。该框架以建设地下空间“存量”为核心,同时预备建设“增量”与“变量”,以保证人民健康生产生活空间为宗旨,土地日常服务于人民幸福生活的需求,应急状态通过功能转换输出“增量”与“变量”进行韧性补强和升级,在空间、功能、时间上具备连续性,可根据需求在政府统一调度下进行互相转换。融合“功能转换”和“空间转换”,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存量”,就是为城市疫情(灾害)预先建设应急“增量”与“变量”,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的同时结合了城市韧性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
在综合建设理念框架内,深化“存量”“增量”“变量”内涵与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层次的对应。在时间维度、功能维度上,地下空间“存量”形成多状态、多功能、持续发展的四维空间,建设“增量”与“变量”也是为“存量”扩充内涵、开发潜力,形成三者循环转换、互增互补的发展模式。基于韧性防灾抗疫的“存量”理念,注重地下空间开发的立体性,在平面上形成点、线、网络状单元与交通工程融合的应急响应组织,在竖向形成多层次的开发深度;根据“增量”理念,注重城市在不同状态的功能需求,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在应急响应状态时形成特定功能和空间,保证物资、场地供应快速、充足;根据“变量”理念,注重城市在未来发展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及自身机能发展的拓展、更新的需求,针对城市在未来自身发展、科技进步、外部环境扰动的不确定性,着眼城市地下空间韧性提升时功能与结构的易升级、易拆改,将城市防灾空间视为空间、功能、时间复合的四维尺度资源,形成综合韧性防灾抗疫的多层次、立体化、多功能、有机的发展模式,保证地下空间在空间和功能的永续性。
4 结论本文提出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的综合抗灾防疫建设框架。融合了中国城市疫情防控的需求及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抗疫韧性性能优势,提出了应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的发展模式,指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保障体系具备以下功能或优势:1)可供中长期疫情防控隔离医疗的应急保障土地资源及配套生命线基础设施;2)可自然满足应急医疗卫生环境需求的适用性;3)可长期低能耗储存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储备医疗物资、救助设备、备用能源或危险品;4)可由政府统一调度的快速应急响应资源;5)可适应快速平灾转变、重复转换、多功能转换的模块化地下服务平台。
本文分析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抗疫关于“存量”“增量”“变量”及“统一调度”的建设理念,提出综合韧性三量转换防灾抗疫建设框架和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为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系统韧性、建设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储备资源、健全中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1] |
陈湘生, 崔宏志, 苏栋, 等. 建设超大韧性城市(群)之思考[J]. 劳动保护, 2020(3): 24-27. CHEN X S, CUI H Z, SU D, et al. Thoughts on building super large and resilient cities[J]. Labor Protection, 2020(3): 24-27. (in Chinese) |
[2] |
腾讯新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追踪[EB/OL].[2020-05-30]. https://news.qq.com/zt2020/page/feiyan.htm#/global. Tencent News. Real time tracking of COVID-19[EB/OL].[2020-05-30]. https://news.qq.com/zt2020/page/feiyan.htm#/global. (in Chinese) |
[3]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新时代"深圳速度"!中建集团20天建成深圳应急医院[EB/OL].[2020-05-30]. http://sstr.cscec.com/xwzx31/gskx31/202002/3022309.htm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henzhen speed" in the new era! 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has built Shenzhen emergency hospital in 20 days[EB/OL].[2020-05-30]. http://sstr.cscec.com/xwzx31/gskx31/202002/3022309.html. (in Chinese) |
[4] |
蒋兴良, 张志劲, 胡琴, 等. 再次面临电网冰雪灾害的反思与思考[J]. 高电压技术, 2018, 44(2): 463-469. JIANG X L, ZHANG Z J, HU Q, et al. Thinkings on the restrike of ice and snow disaster to the power grid[J]. High Voltage Technology, 2018, 44(2): 463-469. (in Chinese) |
[5] |
冯春, 尹晓川, 林伟文.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回风净化装置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4, 11(S2): 217-218. FENG C, YIN X C, LIN W W.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turn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in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hospital[J].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2014, 11(S2): 217-218. (in Chinese) |
[6] |
孙强. 武汉火神山医院风环境模拟及对防疫工作规划分析响应[J]. 华西医学, 2020, 35(3): 274-279. SUN Q. Wind environment simulation of Wuhan huoshenshan hospital and analysis response to epidemic prevention planning[J]. Huaxi Medical Science, 2020, 35(3): 274-279. (in Chinese) |
[7]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试行)[S].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试行)[S]武汉: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 Zhongna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ITIC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of respiratory temporary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s (Trial)[S]. Wuhan: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Hubei Province, 2020.(in Chinese) |
[8] |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火神山医院设计图纸[EB/OL].[2020-05-30]. http://home.163.com/20/0204/13/F4HU9V11001086PB.html. CITIC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rawing of Huoshenshan hospital[EB/OL].[2020-05-30]. http://home.163.com/20/0204/13/F4HU9V11001086PB.html. (in Chinese) |
[9] |
邓婕.基于多源遥感资料的中国积雪制图及其时空变化研究[D].兰州: 兰州大学, 2016. DENG J. Snow mapping and it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China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D]. Lanzhou: Lanzhou University, 2016.(in Chinese) |
[10] |
谢和平, 高峰, 鞠杨, 等. 深地科学领域的若干颠覆性技术构想和研究方向[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 49(1): 1-8. XIE H P, GAO F, JU Y, et al. Some subversive technological idea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 field of deep earth science[J].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49(1): 1-8. (in Chinese) |
[11] |
张彬, 徐能雄, 戴春森. 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趋势与启示[J]. 地学前缘, 2019, 26(3): 48-56. ZHANG B, XU N X, DAI C S. Current situation, trend and enlightenment of international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J]. Geoscience Front, 2019, 26(3): 48-56. (in Chinese) |
[12] |
建设部赴瑞典荷兰建筑节能技术考察团. 瑞典、荷兰地下能源与太阳能新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下)[J]. 建设科技, 2002(5): 60-62.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s investigation mission o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n Holland, Swede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energy and solar new energy buildings in Sweden and Holland (Ⅱ)[J].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2(5): 60-62. (in Chinese) |
[13] |
建设部赴瑞典荷兰建筑节能技术考察团. 瑞典、荷兰地下能源与太阳能新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上)[J]. 建设科技, 2002(4): 46-48.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s delegation to the Netherlands for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n Swede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energy and solar new energy buildings in the Netherlands, Sweden (Ⅰ)[J].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2(4): 46-48. (in Chinese) |
[14] |
DJALANTE R, SHAW R, DEWIT A. Building resilience against biological hazards and pandemics:COVID-19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endai Framework[J]. Progress in Disaster Science, 2020, 6: 100080. |
[15] |
KANDEL N, CHUNGONG S, OMAAR A, et al. Health security capacities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outbreak:An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annual report data from 182 countries[J]. The Lancet, 2020, 395(10229): 1047-1053. |
[16] |
KALAITZAKI A E, TAMIOLAKI A, ROVITHIS M. Th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midst COVID-19 pandemic:A perspective of resilience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J].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52: 102172. |
[17] |
SOMINSKY L, WALKER D W, SPENCER S J. 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Patterns of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in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why heterogeneity of disease matters[J].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20, 87: 1-3. |
[18] |
LEGIDO-QUIGLEY H, MATEOS-GARCÍA J T, CAMPOS V R, et al. The resilience of the Spanish health system against the COVID-19 pandemic[J].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0, 5(5): e251-e252. |
[19] |
BANSAL P, BINGEMANN T A, GREENHAWT M, et al. Clinician wellnes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Extraordinary times and unusual challenges for the allergist/immunologist[J].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n Practice, 2020, 8(6): 1781-1790. |